第23章 规划(2 / 2)

而正所谓一步抢先,就有可能步步领先,杨振在这方面的先天优势,自然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怎么才能实现这一切。

什么三星、美光、海力士……该薅的,就绝对不能手软。

虽然被薅的不自知,杨振也只能自得其乐一下,满足自己的那点儿恶趣味,但个中滋味还是让他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当然了,除了内存之外,其它硬件很多也是要自研的。

就算是杨振最重视的SoC芯片,也是集成了各种功能模块。

换句话说,它是包含了一个完整系统并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的。

不仅有CPU(中央处理器),还有GPU(图形处理器),以及基带/射频模块、多媒体模块、存储控制器、传感器控制器、电源管理芯片组。

杨振不可能全部自行研发的,因为他暂时,还不具备绕开所有技术专利的能力,这个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现实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去做。

所以,抓核心和重点技术,才是他最需要的。

比如CPU、GPU、基带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部分存储芯片等,其它通过定制采购就行了。

当然了,这同样是钟诚将来去考虑的事情,他现在只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就够了。

除此之外,各种接口设计、五花八门的协议、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模组,基本上也全部需要对外采购。

杨振还有必要插手的,则是电池和屏幕。

电池就不要说了,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比亚迪还是ATL,即使暂时不着手研发,这两家的电池,暂时也能将就着用。

所以,这方面可以视情况再说。

屏幕就不行了,不管是最底层的液晶显示屏,还是中间层的触摸层,以及最外层的玻璃盖板,这会儿都达不到杨振的需求。

因此,他在这上面是没有其它选择,暂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技术去换取合作。

至于选择拿出来什么技术,杨振也早就想好了。

一个是IPS技术。

这是TFT技术优化升级后的一种技术,完全可以说是TFT的一种高级版。

因为它有更大的可视角、更省电、屏幕显示更通透、触摸无水波纹等优势。

苹果在iPhoneX以前,采用的基本都是这种技术,显示通透、色彩还原度极高。

第二个则是SLCD技术。

这其实就是一种拼接专用显示屏技术。

后来的HTC手机上,应用的比较多,它除了拥有LCD的优势外,还有使用寿命长、屏幕色调暖等特点。

并且再后来,还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SLCD5技术,受到了很多手机厂商的青睐。

最后还有一个ASV技术。

事实上,它并不是一种屏幕技术,而是夏普后来用于提高图像质量的技术。

也就是缩小液晶面板上颗粒间的间距,增大液晶颗粒上的光圈,进而,改善TFT可视角问题。

后来国内的魅族MX和小米1等,用的就是由这种技术研发的产品。

他其实还记得有一种PS-VA技术,也就是聚合物稳定垂直配向技术。

这个技术不但能增加透光量,还可以降低显示屏背光源所消耗的能量。

不过这个技术应该快出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撞车。

但不管怎么样,正所谓有杀错没放过,他还是要拿去申请一下专利试试的。

谁还会嫌弃手里掌握的筹码少不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