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洛神赋27(1 / 2)

常言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两位老先生眼中满含威胁之意,话里行间充满着高高在上的傲慢感。

就像是一个行业里的老前辈,在你的耳边不停的嘲讽打击,告诉你,这个项目你搞不定,还是乖乖的让出来吧。

荆楚虽说平生并不好斗,但从不想在言语上失了先机,张口便道:

“这位公子,两位老前辈所说的不错,书法乃是水磨工夫,年轻一辈确实不如老一辈。”

老先生闻言眯眼一笑:

“后生晚辈知书达理,未来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老者也附和:“你能有这样的见解,说明你还是动了脑子,不算愚笨,只要好生的勤学苦练,未来也许能够有不俗的成绩。”

傲慢,十足的傲慢,骨子里的倚老卖老。

荆楚话藏机锋,含蓄但又满带讽刺:

“这并非是晚辈经验之谈,实在是两位前辈年轻时也是如此,照样也比不得那些老前辈,只不过两位前辈有个巨大优势……”

他话稍稍一停顿,那公子哥便急不可耐的催促道:“什么优势?难不成是大器晚成?”

“嗐,也算不上大器晚成,纯粹是活的长久,把有才有德的侪辈全部给熬死了,这才能在这素芳轩前讨生活。”

老先生面色一变,都是读过书的,哪里听不出荆楚话里话外的嘲讽,咬牙切齿:

“年轻人话不要说的太满,相比较于你现在连瘦金都不会写,老朽在你这个年纪,可是已经考取了秀才!”

“老夫虽不说才高八斗,但在你这样年纪,在平远县已经有不小名声,黄老爷还曾请我前去讲学!”

荆楚不慌不忙,朝老先生问道:“不知前辈是哪一年的秀才?”

“自然是太祖皇帝洪武十三年的秀才!”老先生拱了拱手,不假思索。

“哎呀,真是奇怪,晚辈怎么记得,太祖皇帝洪武五年开始停止科举,一直到洪武十七年才恢复,前辈莫非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道听途说,哪有这等事,黄口小儿,休得胡言!”

老先生面上挂不住,冷冷的一拂袖,他这招屡试不爽,没想到如今被一个毛头小子一口戳破了。

照理说这等古早之事,天底下几人会去记,他不过信口胡诌了个时间,这么多年没被拆穿,怎的这次竟然阴沟里翻船。

荆楚一脸姨母笑,也不多言,调转枪口看向老者,直言问道:

“这位前辈好福气,能够被黄老爷看重,不知前辈进去讲学,讲得是什么内容,也好让晚辈沾沾光,见一见世面。”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老者不敢信口胡诌,他的确是去过黄老爷府上,可不是去讲学,而是给那些护院的孩童教一些常用的字。

只是外人不知内情,只知道他曾进过黄老爷府上,自然也无从戳破。

如今被荆楚这般一问,登时支支吾吾起来,他倒是读过四书五经,知晓些道理,可话不能乱说,模糊一点那没错。

可真要说得清楚,这小子到时候一宣扬,黄老爷找上门来他该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