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亲妹妹58(1 / 1)

郑维演唯一的亲妹妹叫郑小妹,后来她踏入了演艺圈,成为了升平署系统著名的艺伎,于是改名为郑㻎,这一改表明她除了歌舞的技术好之外,古筝也是她的个人特长。

郑㻎身高五尺半,属于不高不矮,但比她哥哥郑维演要矮一个头,她哥哥人更加修长。她的肤色不算白,但还属干净。五官生得蛮匀称,显得很文静。眼眶有点凹陷,眉毛细长,古典味道十足。她的眼神看上去很喜气,仿佛告诉你她对你一直很友好。

她的性格文静,骨子里很柔肠,这点和她的同学王碧晨有很大区别——王碧晨冷血,对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也许因为她的母亲早亡,父亲有几年流放边地,她寄养在舅母家,对她的性格有影响,而郑㻎在父母的呵护下,哥哥也老是让着她,故而她性格宽博,能以己度人。

郑㻎和哥哥从小在一起玩,且很少和邻家的男孩子玩,因为她特别腼腆,邻家朱小强是个爬树、套知了、滚铁圈的泥孩子,有些女孩子会和他一起玩,郑㻎从不和他搭腔。

但是,她会和对街韩家的女孩玩,叫韩玉妹。和哥哥玩会弄张席子,把自己席地卷在里头,来来回回滚来滚去,当时祖母还健在,看着他们一起玩,偶尔拿出一块两块收藏好的桃酥给她们吃,桃酥在祖母心中是最好的零食了。

和韩家女儿一起玩,会跳皮筋,斗叶子牌,还会用鸡冠花的红色染颜色,她和韩家姑娘关系最好了。但是,十年之后,韩姑娘的父亲参加了南军,京都被金国占领后就再也没有回家,据说韩爸爸只是托人从熟人那里写过两封信,带回来一些金银而已,战争把家庭分割地四分五裂。韩家老太年岁越高,病得快死了,盼望王师打回来收复失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郑㻎到了进学堂的年龄也没读几年书,在女子学堂完成了小学,初通文墨,十四岁就在家,更习女工、琴筝,还要撑起半个家务活。

郑㻎在十八岁那年和县的男子瞿郎结了婚,来年生了个儿子,感情也平平淡淡。恰巧京师升平署唯一在京师近县的昌庆县设置一个艺术机构,需要招聘剧组人员,郑㻎难得也耐不住寂寞,就去试了试,运气不错地还被招了进去,一干倒也有三年之久。

这个升平署分院有几个人才的,如北笛圣手彭飞卿,吹得一手好笛子,如戏服设计师关秀峰,经他手制作的戏剧服装这针线活,真是没的说的。分院的位置在县城的石头弄里,一扇黑漆大铁门常闭,平时里头经常歌声婉转,丝竹管弦声不绝。

郑㻎在分院里的角色是管事,同时在演出时要充当主持人,调度和调节整个活动的进度。她在分院里人缘不错,和上上下下关系处理地有分寸,遇到热情的人也能有节有理,遇到个别痴头怪脑的人也会冷静地对待出现的情况,笑嘻嘻地不去得罪人,所谓的岁月静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