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私人之三47(1 / 1)

王朴铭是个账房先生,先后在五个商行里做东怼西,平时也爱舞文弄墨,画雄鸡是他的特长,为此他还给自己刻了一方青田石章“大羽”。

王朴铭空降到国家画院做院长是钱邦彦的意思,先期在画院里将消息吹了吹风,引起了一阵骚动。

比如老画家张壵他是不满意的,论画工他是画院最厉害的,他画的《汴梁繁华图》比表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知道要精美多少!他还擅长于画史理论研究,可是一个学术泰斗,说起宋及以前的画史头头是道。此外,他还擅长填词,词虽然是一种新诗体,但他喜欢,写了很多。对于姓王的要来空降他很失望,说现在尽他妈的外行领导内行!

沈从诫也在画院里传播:“骚操作啊,骚操作!”他沧桑的脸蛋表明了从前的画院都是靠考试进来的,尽管他考了二十年才考上,年近五十还算新画师,“姓王的白身入院,来了马上一个走过场的选举,举一下手就是画院院长了,这真的做得出的!”

画院是专门用于绘画创作和艺术培养的机构。在这个时代,绘画和书法得到了发展和推崇,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主要雅趣和表达方式,被抬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是国家正式的机构,棋院还轮不到,不能成为独立的机构。

画院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是绘画创作:画院是一个聚集画家、书法家和艺术家的场所,他们在这里进行绘画创作,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画院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和资源,以激发和鼓励画师们们的创作活力。画师们在画院创作,一部分是代表个人精神意志的作品,一部分是装潢类的作品,有的大得几十丈长,像大学里晒被子一样,这些装潢都要抬到衙门、寺庙里用,去现场画的就是工匠了。

第二是艺术交流:画院不仅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场所,也是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艺术家们可以在画院中互相观摩和交换意见,共同进步与提高。所谓的交流纯粹是抬杠吧,谁都有道理,谁也说不服谁。

第三是艺术培养:画院也承担着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任务。年轻的画家和学生可以在画院中得到老师和大师的指导和教育,通过实践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造诣。

所谓培养,也是假的,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画家一般都是家传,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知名的当代画家兵希就是传给了儿子兵盛,再传孙子兵格格的。当年兵希学画,是从昌庆县一大早走到京城的,走四十几里地到京师,投拜在著名的画家谈海松的门下。这位谈海松的画风已经不全是宋式,还受到了景教透视学的影响,遢得一天世界。兵希的画风也有点,笔横过来像扫帚柄,刷刷刷!走到谈海松家里已经快晌午时分,谈问兵早饭吃了吗?兵回答吃过了,其实他肚子咕噜噜响。

选举那天,钱邦彦派出吏部官员到画院介绍王朴铭,坐席中的画师们脸色阴沉,有的戴着眼镜脸色呆滞。就这样一选举,王朴铭就当选为院长了。一百三十几个画师,王朴铭就三个人投票弃权,反对兵盛当副院长的有九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