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1 / 1)

钱邦彦与金朝副使并马而行,过了新石桥,桥中以树杈子相隔。沿道路右边,过了新石桥进入丰宜门,这是外城东南边最著名的一座城门。

丰宜门往北有石桥,桥用燕石,其色如玉。桥上分为三道,都以栏杆相隔,雕刻极工。中间为御路,两旁有小亭,亭中有碑写“龙津桥”。进入宣阳门,金漆书额,两头有小四角亭。城楼下分三门,中门基本不开,上面都画着大龙。旁边两门可以通行,画的是美丽的凤凰。过了城门北望,巍峨不次于汴京。

宋使钱邦彦入见炀王的日子到了,钱副宰相上马出了馆驿,尚着西御廊骑到横道,转北循着檐行,约二百间小房子。北廊分三节,每节有一门,第一道门通街道,去往商业街,第二道门通足球场,在这里可以搞全国性球赛,第三道门通太庙,庙中有楼。

到了宫城,南北的廊往东转,仍有百余间,望望出门都是民居。东西向的廊边,马道很宽阔。两旁有沟,沟上种植着柳树。两廊的屋脊,皆盖着青色琉璃瓦。马道的北边,就是端门,称“应天之门”。端门上两边有楼,东西端有两个角楼,每个楼次有三层房檐,工匠极其工巧。

端门之内,有左右翔凤门、日华、月华门。往北入左掖门,直北过了照壁继续进行敷德门,东边有殿宇,门上写“东宫”,墙内的亭观不少。

再往北面有三道门,中间的是“集英门”,西边是“会通门”,从会通东小门往北,进入承明门。再往北行到昭庆门,东边是集禧门,尚书省的各部在门外。西边则有右嘉会门,四门正相对。

进入右嘉会门,门内庭中有卫士二百多人,戴贴金双凤幞头的帽子,团花红锦衫,英国皇家卫兵是学这个的。

进入仁政门,过了照壁到仁政殿,铺上大花地毡,面积有半个庭子,中间的两只双凤团在一起。仁政殿的两旁各有偏殿。偏殿之上有两个高楼,称为东上阁门和西上阁。两旁有有帘子挂着,中间列有甲士。东边站立的,红茸甲,金缠杆枪,黄旗画青龙,西边站立的,碧茸甲,金缠杆枪,白旗画青龙。

来到仁政殿门口,甲士皂袍持弓矢。殿西阶杂立了仪伏幢节,如道士醮坛威仪。钱邦彦由太监引入殿中,但见金国完颜亮头戴金冠,红袍玉带,坐在七宝榻上。背后有九龙大屏风,上悬匾额“正大光明”。

大殿是香金狮蛮地铺,整张铺一殿,也不知道是怎么接合的。殿两旁有玉带金鱼,或金带者十四人,相对列立。遥望前后殿屋,建工奢华,富丽堂皇。完颜亮营建新都用了民夫八十万,修了十年,死者不计其数。

金国蹂躏中原,在文明和制度上却效仿北宋,但总是学得不是全模全样。不过,据说完颜亮有十个妃子。

钱邦彦就这么开始了他北国的出使生涯,整整三年。金国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落后,除了书画、文学还有奢靡的生活。金国和西亚相通,得到了很多军事上技术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先进之国。而,南方,却越发封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