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1 / 1)

钱邦彦离开大宋,北上去金,大约是乾道六年闰五月的事,陪他去的还有洛阳东使暮冬,暮被任命为副使。六月初出了南国边境,八月初渡过了淮河,金国派遣兵部郎中田德温前来随行,并送来了银质护照,金国的护照有三种,金质、银质和木质,上头有女真文“准剌急递”,还有完颜阿骨打的花押。

一路上,路到宿州的虞姬墓,墓就在路的左边,有两道石门隐在丛草间,来这里观光的人不少。又走了半个月,到了汴京,此时已被金国改了隶属。

经过前朝的东御园,都是颓垣荒草而已,往北就是朝阳门,看看都是废墟。过了新宋门,再到大相国寺,就是鲁智森出家的地方,房檐倾倒,屋吻残缺,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

穿过北驰道,到达了扫码交钱的地方,交什么钱?过路费。金国本来没有纸币一说,原来都有大宋的纸币,后来觉得不方便,就仿造中国也生产纸币了。金国在汴京设置印纱局,生产“交钞”。但是这处收费点的官吏,不光收纸币,而且还索要铜钱,没办法,只好给。

进了旧都后,歇泊了一日。汴京已经疮痍不复。原来的大宋宫阙,就任由它荒废,无所谓了。金国的开发区一片草,不少房子还在建设中。

老城区内粗布店,还有便利店生意都不好,老百姓苟活而已。四周望望,房子好的都是过去的寺庙。老百姓已经开始习惯了金国的胡俗,比如麻辣烫、辣火锅啊,原来这里没有的食品现在变得很普遍。还有就是衣服,原来的宽宽大袍都变成了紧身裤、滑雪衫等,只有女人们的服装改得少,还是汉服。

停留的那晚,金国炀王的长史官出来接待钱邦彦,同席陪同的还有郑维演,这是钱郑两个一次人生的交集。

这晚吃饭的地方在旧东宫的斜街边上,新开的一处胡菜大饭店二楼最大的包厢。上的菜有黄河大鲤鱼,采用红烧、清蒸、糖醋软熘三种烹饪方式制作而成,附之有鲤鱼焙面,此菜是以鲤鱼尤以黄河鲤鱼为上品原料,以过初步加工后,用坡刀把鱼的两面解成瓦垄花纹,入热油锅炸透,然后以适量佐料,兑入开水,勾加流水芡,用量火油烘汁,至油和糖醋汁全部融合,放进炸鱼,泼上芡汁即成,其色泽枣红、鲜嫩鲜香,甜中透酸,酸中微咸。即使如此,钱邦彦还是说味道一般,过去汴京吃得怎么讲究。郑维演回到国公府对夫人刘氏说,感觉老钱这个人真是有点狂妄。

其他的菜还有扒广肚,这道菜将质地绵软白亮的广肚片片,氽杀后铺在竹扒算上,用上好的奶汤小武火扒制而成,成品柔、嫩、醇、美,汤汁白亮光润,据说这家厨师是十年灶上功夫的老师傅了,汴梁旧人了。

还有东京烤鸭,制作原料主要有填鸭、蜂蜜、京冬菜等,选用的鸭子个大皮薄、肥嫩丰满,烤出的鸭子色泽红润、皮脆肉嫩、丰腴醇香,而且肥而不腻,这道菜后来传到了上京去了。

好像还有,一道炸八块。这道菜由童子鸡、鸡肫、鸡肝、淀粉(蚕豆)等食材烹制而成,上来前跑堂会用河南话报“干搂炸酱不要芡,一只鸡子剁八瓣”,郑维演听得颇为伤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