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993年的集市(1 / 2)

大湾村临近的乡镇有两个。

一个是龙溪镇,在大湾村西边,是一个三县交界的古镇,颇具历史文化色彩。

另一个是竹田镇,在大湾村的东面,这个集镇就没什么历史背景了,是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周边的人们自发的组建起来的乡镇。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现在颇具规模,常住人口三千以上。

单从距离上来说的话,龙溪镇较近,竹田镇较远。

然而余平骑车的方向,却还是选择了竹田镇。

这不仅仅是因为竹田镇更大、东西更全,另外也是因为地方特色所带来的必然选择。

龙溪镇逢双,竹田镇逢单。

只有在规定的单双号时间内,所对应的集镇才会开集,迎来十里八乡各行各业的买卖人。

当然。

寻常时间也不是完全禁止买卖,只是和逢集比起来,摊贩和人流量要少上不少。

今天是9月3号,竹田镇逢集。

余平骑着二八大杠,稳稳当当的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两旁都是金灿灿的稻谷,微风荡漾谷浪此起彼伏,颇有一种城市人乡间踏青的错觉。

只是……

如果不穿他的那件迷你大背心和脚上的黄胶鞋的话,那就更像了。

半小时后。

余平骑车来到了竹田镇。

入眼之处,全是两三层楼高的小平房,还都是自建房,白的灰的红的,什么颜色都有。

不过在建房之初,政府就有了统一的规划,所有的房屋必须顺街而建,尽管颜色迥异、样式繁杂,但好歹也算是整齐,鳞次栉比间组成一条繁华的步行街。

余平来到市场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他本以为市场已经退市,会没多少人。但实际情况是,市场上依旧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间,组成一道道密集的人流。他们当中,有背着背篓的,有挑着担子的,有牵着牛羊牲口的,还有拉着音响跪在地上要钱的……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让余平这个穿越者,总算看到了一点生活的气息感。

没有停留,带着好奇,余平一头扎进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市场中。

刚进到菜市场,他看到的是一个杀鸡鸭的摊位,旁边燃着两个柴火灶,上面分别是两口锅。

一个是铁锅。

正烧着热水,里面躺着两只被抹脖的鸡。

另一个也是铁锅。

正熬着松香,跟沥青似的,乌漆嘛黑,黏黏糊糊,正烫着两只退了毛的鸭。

老板是个勤快人,余平只是稍站了一小会儿,就看到他如行云流水般杀死一只鸭,热水腿毛、松香拔桩,分分钟毛、桩尽除,向着来人摊开了手……

掏钱!

又走两步……

是卖老年衣服、鞋子的,衣服面料齐全,化纤、纯棉、灯草绒,鞋子款式众多,布鞋、草鞋、凉鞋……应有尽有。

双走两步……

变成了一个卖早餐的,油炸糕、糍粑馍馍、豌豆烙饼……嘭香扑鼻。

还没吃午饭的余平,当场就买下了五个。

只是还没等他吃……

叒走两步……

公共厕所!

一股辛辣扑鼻的恶臭,迎面而来,让余平瞬间没有了食欲,

顿时感觉手上的馍馍都不香了。

索性也懒得吃,直接将其挂在了自行车的龙头上,等拿回去给余凯这小子吃。

“算了,先干正事儿。”

今天来赶集,主要有两个目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