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昭怀校尉与行军司马39(1 / 2)

“这他娘的是军队?!”

谢灵均瞪着眼前东倒西歪的人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刘初指着这群人说是谢家部曲后,他的三观便被彻底颠覆了!

与卢佾带来的甲士相比,眼前这些人与其说是军队,不如称之为流民更合适,更不要说与谢灵均想象中的威武,强壮,肃杀,精锐的形象相去甚远。

衣衫褴褛就不说了,甚至还有没裤子的!就用一块兜裆布给遮住重要部位,身上的麻衣也好不到哪去,柳絮似得挂在身上。

人虽不是形如枯槁,但一眼便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出营养不良的黄气,说是部曲更像一群行尸走肉,谢灵均光看了便觉得他们快要疲惫的趴下。

引路而来的刘司曹尴尬的搓了搓手:“谢小郎不必惊讶,这些人每日吃食极少,眼下又是从陈郡跋涉而来,故而多有疲惫。”

谢灵均并不认可刘初的话,这哪里是“多有疲惫”,简直就是苦难行军,但若是真的要算下来,从陈郡到南阳并没有多远,这俩个地方原本就是乡邻之地,相距不过百里而已。

漫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但前面这些还是稍好一点的,直至所谓的中军抵达……

“那位便是领军的昭怀校尉赵四海!”

看着眼前同样没什么精神的昭怀校尉,谢灵均便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这人并不瘦弱,但也不能说是强壮,给人一种非常平庸的感觉。

好歹一个正六品上的昭怀校尉,居然连匹马都没有,骑着一匹瘦驴,尤显可笑。

这货就算是身上套着一件不错的两裆铠,可谢灵均还是觉得他绝非百战悍将的存在,北府军的黑骧卫若是这般模样,那距离完蛋也不远了。

谢灵均在打量他时,赵四海也在打量对面的青年人,要不是他身上穿着一件行军司马才能穿戴的武服,打死他也不相信自己居然率领八千亲眷就食的谢家居然是这毛都没长的小子说的算!

“你是南阳谢家的长房嫡子?”

“不,你应该唤我行军司马!某还是尚书省屯田司员外郎!正五品上!既协理军政戎务,练甲兵,修军备,预军机,掌军法,也掌管军资粮饷分配。”

面对谢灵均的一本正经,对面的赵四海终于有了表情,不过却是在发笑:“这么说来我这领军的昭怀校尉也要听你的调遣?”

“你只有领军之则,除了用兵作战之外,其他诸事皆要听我的安排,我同样也掌军法!”谢灵均一板一眼的对赵四海开口道。

“笑话,某乃昭怀校尉赵四海,陈郡谢氏部曲家将……”

“没错,你是谢家的家将,而我乃是陈郡谢氏的嫡脉嫡子,说的难听点,我是主人家,你是部曲,于情于理于法,你都该听命于我,重要的是我要养活这些人,不想死人!”

谢灵均说的其他赵四海都没听清,但最后一句话却让他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谢灵均甚至没见他有什么动作,便从一丈外的地方窜到了自己面前,死死的握着自己的手臂。

“你说的可是真的?真能保住我这八千人一个不死?!”

谢灵均微微皱眉,避过他身上刺鼻的汗酸味,在自己手脖被捏断前急急的开口:“只要听我的,除一些不可抗因素外,应是不会有人饿死,累死,你他娘的清点!至于生老病死这事我可左右不了,我又不是神仙。”

“粮食!南阳谢家有足够的粮食吗?!没有这些你说的话就等同于没说,没有足够的吃食如何能不饿死人?!”

赵四海急切的看向谢灵均,从他慌张的状态来看,显然这支难民组成的队伍已经很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

“福伯,开一号仓,取粮供大军就食!”

谢灵均没有理会赵四海的焦急,此时的他一定要表现出沉稳和气度,否则一时心软,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只一千多人的先头队伍就已经把谢家的庄子围的个水泄不通了。

谢家三年前就已经为了这次就食而开始储备粮食,再加上今年的夏收,秋收足够应付到冬天来临。

其实谢灵均从这些军属前来就食的时间就不难猜出陈郡谢氏本宗的用意,夏收,秋收这段时间正是粮食收获的时候,少一张嘴吃饭就能多一点存粮,八千人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明年开春之后也正事青黄不接之时,粮食消耗同样惊人。

大军最少要等到明年春种之后才会离开,这个时间距离夏收也有些时间,到那时候这些部曲亲眷才是最凄惨的,也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如此一来本宗便能极大的节省开销。

几十万斤的粮食听上去很多,可真正消耗起来速度却是惊人的,八千张嘴一天两顿便要消耗万斤粮食,一天一顿又达不到谢灵均所需的效果。

他不可能指望这些面黄肌瘦,风一吹都打摆子的人去做工程,他们也做不了工程。

至于剿匪,嗯,这帮人去了怕是与“送人头”无异,一支强大的军队后勤保障是关键,谢灵均要用他们剿匪,就必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饭食,甚至是武器装备……

谢家的粮食被谢灵均分开储存,十个仓库被分在十个不同的地方,并且每个粮仓的存量都不相同,所以当赵四海看到一号仓的粮食存量后便开始失望起来。

吹掉手中的小麦壳,将剩余的麦粒塞进嘴里,赵四海一边咀嚼一边无礼的开口道:“我现在知晓你南阳谢家为何门庭衰落了,本事没多少,口气倒不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