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最好的朋友(2 / 2)

  伸出手遮挡住那轮浑圆完整的月,思绪在自由翱翔。

  不论是他们认定的现实还是他记忆中的现实,都不会出现这么澄澈的天空,乃至明亮皎洁的圆月。

  蓝星早已经千疮百孔,区别只在于, 他认知的现实人心的罪恶程度已经浓郁到将整个世界都扭曲。

  当下这个现实,看似安宁、祥和且民主,他也在这里拥有着看似辉煌无可限量的未来。

  可它不“真实”。

  那个麻木且专断的自我,日日夜夜都为了工作而汲汲营营。

  在经历过如此漫长的岁月交替后, 名为“真实”的自我也被埋藏取代。

  如果只是短短的几年还好。

  问题是路德在米尔斯界定的实验世界中生活了亿万年。

  曾经的记忆乃至自我都相当模糊了。

  他也想记起最初真实的模样, 可是, 最能取代一个人旧日过往的, 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反而是这种细水长流, 看似不起眼, 其实深如刀刻的日常。

  帕米尔斯山的场景清晰得就算是闭上眼也能将它完全复原。

  小屋中, 他靠着躺椅, 借着壁炉取暖。

  一人、一杯茶、一本书的悠闲日子,让他难以忽视。

  至于后来那一个又一个学生, 他们也是如此鲜活的个体。

  想要遗忘,想要轻易去否定他们的存在。

  即便找回了现实世界的人格,也明白他们只是虚拟实验中的一段段虚拟的模拟数据。

  路德却很难再以平常心去看待了。

  如果他真的如那群人所说的, 患上了现实脱离症,他倒还好受一些。

  可他没有。

  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 并且完整保有着他所坚持不遗忘的记忆去对抗这群人自以为是的疗愈。

  他不想忘记。

  因为,那些记忆中的人,的的确确真实存在过。

  数据就不该被当作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予以尊重吗?

  如果他不尊重数据,不认同AI的自主个性。

  那也不会有这些实验了。

  人类总是基于未知而对新生事物倍生恐惧。

  这才有了内部大会的分歧。

  不理解他的人将他的自信认定作是傲慢。

  傲慢?

  也许有点吧。

  毕竟他信任自己对AI足够了解,对这一未来新生命个体有着通透深刻的认知。

  人类是基于物质基础而诞生,是碳基生命体的进化杰作。

  但谁又能否认未来不会出现更新的、且颠覆人类基础生命体系认知的全新生命个体?

  前两次的模拟实验加深了路德这一构想观念。

  在第三次回归后,经历过这段时间的沉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