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怪气之绝学35(1 / 2)

  祖一家获罪定与楚父有关系,她欲彻查楚父这些年的利益关系。

   至此第三册完。

   “唉,又看完了,我还没看够呢!”

   “没想到我还有一天这么爱读书啊!之前便是我家大人拿棍子打我,我都看不下去。”

   “等等,这后面还有一页呢!”

   “什么什么,快让我看看。”

   三人迫不及待翻页,只见后面并不是下文。而是:作者有话说。

   “是作者想说的话的意思吧。”

   上面大概内容是作者本人前段时间收到读者来信,看到有读者对句读的形式发出疑问,特此说明。

   首先说作者自己是不排斥句读的,讲了句读的种种益处与作用,对解读经典的意义。

   随后笔锋一转,又论述了标点符号对比句读的好处,它虽不像句读那样具有特别的含义,不能彰显文人身份,但对于奔波生计,没有时间解读文章,咬文嚼字的老百姓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

   还举例了一个实例来说明,就是那个经典的“天留人不留”的小故事。

   讲的是一个穷书生总是找借口到富人朋友家中做客,蹭吃蹭喝。有个下雨天,那穷书生又来了,那个富朋友想来想去,就留一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本意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没想到那穷书生解读为: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硬是厚着脸皮留下来。

   句读与标点,两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希望各位读者辩证对待两者的区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取用,而不是一味摒弃。

   最后又详细说明自己在文章中使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看完后,有人感慨,“月明大家真是忧国忧民呐,与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不一样。”

   “月明大家大度,被人骂了也不生气,还好声好气地说理,与我们分享这标点符号的用法。”

   “月明大家还挺促狭,留客不?留!哈哈哈哈乐死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