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沐斌(1 / 2)

永乐四年,云南昆明,真武祠。

真武祠顾名思义乃是供奉真武大帝的道观。

因为平日十分灵验,在加上主持此道观的乃是“高道”刘渊然,是故,香火极盛,往常前来求神祈福的香客可谓络绎不绝。

可今日真武祠却大门紧闭,不许外人叨扰。

这原因嘛!

自然是因为今日有贵客前来上香祈福,真武祠的道士为了避免闲杂人等惊扰了贵客,便提前进行了清场。

而这个贵客不是别人,正是当代西平侯沐晟的独子沐斌。

众所周知,自从当年黔宁王沐英受命镇守云南,到了如今,云南沐氏历经两代三人几十年的经营,已经威服云南。

沐氏世镇云南,位同诸侯,此言非虚也!

所以真武祠的道士闭观相迎这个小侯爷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时,真武像前,正站立着一老一少两人。

沐斌将手中的香插入香炉后,便望着眼前脚踏龟蛇,身披金甲玉带、仗剑怒目,一脸威严的真武大帝,一时思绪纷飞,默然不语。

而伺立在一旁的刘渊然看着眼前的沐斌,眼中难掩欣赏之意。

因为在他眼中,眼前的沐斌端的是有一副好相貌。

约十五岁的模样,皮肤白皙,五官俊朗,双眸乌黑泛着明亮的色泽,一双剑眉让俊逸的脸庞平添了几分凌厉。

由人及己,刘渊然不由想起他年少之时便是因为形貌清奇,非寻常人可比,这才得了紫阳观的赵宜真看重,得授道法。

洪武年间,又被召至京城,赐号“高道”,擢道录司右正一,之后则是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谪至滇,于真武祠传教收徒。

想及半生荣辱,刘渊然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而这叹气声虽轻,却让沐斌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大病初愈,对于生死有所思量,见了真武大帝,一时有感,让真人久候,还望见谅。”

沐斌偏头看向眼前身穿道袍,头戴忠静冠的刘渊然略带歉意说道。

“小侯爷言重了,生死无常,你大病一场后,有所思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刘渊然见沐斌态度如此和善不由捋须笑着问道:“不知小侯爷身体可是大好了?”

沐斌闻言一脸感激道:“一月前,我突发恶疾,幸亏得道长相救,这才活了下来,本该早日前来道谢,只是家父不放心,这才又修养了些日子,到了今日彻底痊愈,方才前来敬香道谢。”

“那就好!”刘渊然闻言欣慰的笑着颔首,随即看着沐斌微微摇头继续说道:“不瞒小侯爷,贫道虽然研习过医术,但是你那病来得仓促,我当时也是无法可解的,幸亏当时有高人云游至此,在我真武祠潜修,我正是得了那位高人相助,这才救活了小侯爷。”

沐斌闻言一时心中复杂难明,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原主早已逝去,而他不过是个穿越者罢了!

随即沐斌又想起眼前的刘渊然可不是寻常道士,此人日后可是长春派的开派祖师,而能被其人称之为高人的又会是何等人物呢?

沐斌想到此处,不由看着刘渊然诚恳询问道:“刘真人,不知那位高人如今可还在真武祠中?若是可以,我想亲自道声谢!”

“小侯爷有心了。”刘渊然遗憾道,“那位高人救活你后便离开了真武祠,继续云游去了。”

沐斌闻言难掩失望之色,随即继续问道:“不知真人可否告知我高人名讳,日后若是有缘相见,我也能道谢一二。”

“小侯爷可听过‘隐仙’张真人的名号?”

刘渊然斟酌片刻,徐徐问道。

“你是说武当张三丰?”

“正是此人!”

刘渊然颔首应道。

沐斌闻言难掩心中惊诧,因为就他所知张三丰的确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只是没想到他穿越至此竟然会与此人结下因果缘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