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秘密。25(1 / 2)

公元九百三十七年四月初五·清明节晚

洱海,宽阔无边,浩浩渺渺。

夜空,晴朗湛蓝,苍苍茫茫。

一轮弯弯的月芽,高高的贴在天幕,广袤的水面上,撒满了斑斑点点的散碎银光,随着波浪的涟渏,轻轻闪动。

远处雄浑的点苍山,连绵成高高低低黑乎乎的模糊阴影,象匍匐着一排恶狠狠的巨大怪兽,虎势眈眈的俯视着山下的一切。

洱海边的一片沙滩上,三个人背靠点苍山,面对洱海,席地而坐。仿佛长途跋涉的香客,尘土满身,脸面上堆积着重重的疲惫和倦意,久久不发一声。

杨鹏提起葫芦,稍一侧身,往地上的碗里斟满酒。

他端起面前的一碗,两手捧至额头,“两位老哥哥,请了!”

李巍,段观音祥也捧起碗,齐声道,“请了!”

话毕,三人一饮而尽。

杨鹏一把抹过嘴唇,长吁一口气,放下手中的酒碗,“我兄弟三人,为南诏旧主,奔波忙碌数十年。虽徒劳无果,不过先王遗椁大事,今日终了,我等死而无憾了。”

段观音祥终是有些伤感,声音呜咽道,“只是深藏别处,权宜一时。倘无蒙氐后人祭祀,留而何为哇!”

他抬起头来,已是泪眼蒙面,看看李杨二人,张口还欲言,李巍以手止之,“段祭祀官不必伤感。刚才面对先王遗椁,指天血誓,我等肺腑之言,尽吐而快,一片良苦之心,苍天可鉴。”

他停顿一下又说道,“圣寝移居别处,暂且安稳一时,虽然权宜,却是无奈。好在几十年奔奔波波,遗椁分而藏之,几易其所。未曾落入贼人之手,亦未流离失散,已是万千大幸。如今聚而深匿,料无大碍。我等上可仰面苍天,下对得住先王和王后,中间的良心,亦无愧疚。”

李巍感慨万端,语呜音塞,再也说不下去。三人唏嘘不已,一时无话,埋头默默喝酒。

一阵阵凉风,从洱海吹过来,水波在岸边拍响哗哗涛声。山坡水边,远远近近,有星星点点的香头烛火,明明暗暗。随风刮起的还在燃烧的纸钱,纷纷扬扬,四处散乱。

什么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洞经丝弦,时而厚重凝沉,时而悠扬宛转,隐隐约约,舒舒缓缓,象点苍山上,汩汩流淌下来的潺潺溪水。

半晌,段观音祥缓缓直身,从背上解下一包裹,从中取出三个小包,分置三人面前,说道,“依元宵商定之意,信物已完工在此,虽穷尽毕生技艺,终是仓促。再者,窃以为倘若外饰华美,招摇致险。拙朴传之,志在久远。不知合意否?请二位过目检测。”

李巍,杨鹏客气道,“不必!不必!祭祀官祖传绝技,我等早有所闻,必是甚佳。”

段观音祥见二人一味客气,便将面前小包解开,拿出包中之物,就着朗朗月光,细细展示了一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