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1 / 2)

此人正是马君实,江西人,国字脸,浓眉大眼,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摸样。

西河先生见了贾牧三人,粗粗认识了一下,对贾牧目露诧异之色后,便让背书,他说几个字眼,便会问什么篇目。什么内容,有时候听一句,有时候全听,有时候还要问圣人的意思,一天下来,贾牧是口干舌燥。

他还是喜欢贾雨村放羊式的教育。

因此,一放学,贾牧带了礼物,去兴隆街拜访贾雨村。

贾雨村问起了西河先生的事情,让贾牧小心着点,这西河先生说话太直,说不定就得罪了什么人。

虽说这贾雨村后来对贾府做的事情,挺忘恩负义的,但现在还真是把贾牧当衣钵传人看待的,从贾雨村这些话看来,宫里那个万岁爷,好像心胸不是那么广,喜怒无常。

娇杏便是他的师娘了,此刻亲自来倒茶,道:“牧儿,近来可瘦了不少呢,读书要紧,可也不能伤了自己的身子。”古人以为心宽体胖是福。

不一时,饭菜便好了,新炊的间黄粱。一大碗夹精带肥的白切肉,一尾草鱼,一碗合菜,一碗咸案,贾牧在饭桌上可好好吃了一顿。

有一种饿叫做长辈觉得你饿,叫他们看着,也不由不多吃。

贾雨村现在在吏部候补,他原本是翰林,若是小官,也不大愿意当,就一直等着,平时靠卖字卖画过日子。

贾牧也日日在那西河先生身边念书,西河先生觉得贾牧的基础不牢,所以叫贾牧多背,马君实和余槐安已经开始教经义了,西河先生的经义,像韩愈,自己的洞见很少,全是前人的东西,不过功力很深,姑且算是述而不作吧。

不久便是旬假,古代十天放一回,国子监前面因为临时考试,而多放的假,也不会拿假期来补的。

民无信不立嘛。

即是假期,那贾牧把原本欠的东道也得补了,考的那么好,也是该请客,做个东,因此,贾牧在鸣柳楼摆了一桌。

鸣柳楼三层高,五间面阔,坐落神京城东的太平街,傍着流萤湖,风景雅致,最是文人雅士爱来的地方。

贾牧抬头看着匾额,“鸣柳楼”这三个字苍劲有力,久久不能移开,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这苏大学士的墨宝就是不凡。”

贾牧回头一看,正是岑宗姬,“邦周兄,他们来了没有?”

岑宗姬摇头:“我也是刚到,想是来了?”

进屋一问,余槐安等人还不曾来呢,二人只得先做着喝茶,店家说起这墨宝的来历来,五十年前,苏大学士进京赶考,他爷爷看中他的人才,不要他的钱,苏大学士就给题了这一个匾额,墙壁上还有裱起来的一首诗:

早蝉鸣柳树,晚蝶绕幽丛。惟有碧湖色,多情在望中。

店家说了一通,李遐龄和李迩龄二兄弟也来了,近来就问道:“贾兄听说了不曾?”

“没头没尾,我从何处得知?”

李迩龄小声道:“那许有吉的手被人打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