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随你挑(1 / 2)

“坐。”

贾敏这房子打扮的和书房一样,贾牧坐着很是局促。

贾敏越来越瘦了,脸上挂着笑意:“黛玉的功课怎么样?听说都是你在教。”

“好啊,黛玉聪明,会举一反三,这些月,尚书都能看了。”

贾敏笑笑:“我看过你的文章,那才真做得好,你那姐夫也时常夸你,说经义写得好,你想不想去国子监?”

“自然想去,只是....”

贾敏笑道:“你有什么顾虑。”

贾牧不说,贾敏道:“你不要担心,我修书一封,南京,神京的国子监随你挑。”

贾牧知道贾敏的病已经很重了,如此安排,恐怕有些托付后事的意思,点头:“敢不遵命。”

贾敏欣慰,脸上笑容很淡,她修书去金陵,问过这贾牧的底细,她并不是宁国公的子孙,贾牧的爹喜欢攀亲戚,到贾府帮闲,逢人就说他是宁国公这一支的,这贾牧和她都出五服了,生世清白,孤苦无依,学习那么好,未来的一个好苗子,假如中了进士,点了翰林,把玉儿托付给他,也未尝不可。

贾牧走后,贾敏吃药,青心磨墨,提笔写信,不一时信写完,贾敏用手拨暖炉里面的灰,问道:“怎么那么冷?”

青心掀开帘子,外面无声无息的,空中迷蒙的一片白,回道:“下雪了。”

贾敏拿着暖炉,披了鹤氅,见门外上下一白,赞叹道:“倾耳无声,满目皓洁,此非陶渊明之诗乎?”

去看黛玉,黛玉在那边和贾牧堆雪人,是一只兔子,黛玉拿着胭脂给这雪兔子上腮红,手巧皆因用心,所以没看到身后的贾敏。

贾敏霎时脸白,回屋静养。

此后的病便连黛玉也瞒不住了。

元宵的灯火,来往的吵闹人群,楼上嗑瓜子的妇人,新鲜或老套的灯谜,涂脂抹粉的姑娘,甜丝丝的饮品,庞大的浴桶,香雾缭绕的房间,昏沉沉的脑袋,不知所谓的梦境,林黛玉睁开眼睛,不知怎么就到了春天。

昏定晨省,这是规矩,梳妆完毕,黛玉便去贾敏那边问安。

陪伴之日愈短,陪伴之时愈长。

窗外的树梢冒起花蕊,贾敏问道:“清明要到了,玉儿去踏青吗?”

“嗯。”

看的邸报愈发多,贾牧对这个时代渐渐有了自己了解,太平盛世,万邦来潮,反者道之动,暗藏危机,大顺在缅甸,辽东等地的用兵都陷入了困境,随着大量白银入境,物价快速上涨。

最新的邸报上明确写了一个政策,大顺境内汉人三十税一,其余民族都是六税一。

贾牧写下:“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与之道,非以施之异类者也。”

杀杀杀杀杀杀杀。

他其实不赞成这样的行为,自古以来霸权就是一时,当然,也没见那个行王道真的能走长远了,他很想上书一封,朝鲜,安南,琉球这三个地方还是怀柔的好,这三个地方是华夏的屏障。

“好。”贾雨村很欣赏贾牧的文字,怨不得他日后能当大司马。

清明将近,京城里的会试也不知考的如何了,会试是文章可是市场上的紧俏货。

花园里有人打秋千,贾牧抬头就看见墙外林黛玉的笑容,她手挽绳子,荡的那么高,贾牧可真是要骂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