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当天上午的贡院(一)(1 / 2)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会发生很多事。

有些看似是孤立的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午,当李想陪着莺儿放风筝的时候,郡所贡院内,也在忙碌着。

时间回到当天上午:

南河贡院里,一间屋内,在大成至圣先师画像下,一群官员正在忙碌地工作。

屋内十分安静,除了偶有交谈声音外,就只剩翻阅纸张发出沙沙的响声。

此时屋内的众人,正在整理本次科考乡试人员的名单。

虽然紧张繁忙,但只见他们时而抚须凝神,时而饮茶窃谈。

很明显,接下来的大乾朝南河郡的乡试,各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弹指韶光过。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此间不胜多。

正如古诗所说的那般,对他们来讲,乡试大典虽然庄重,但只不过是三年一度的忙碌且枯燥时刻。

忙着审核考生信息,安排考场坐席,以及思考在无事可做只能干瞪眼监考的时候,怎么消磨时间。

“王植,天河县人,四十六岁”

“彭子政,青云县人,五十一岁。”

……………………

“王大人,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哎,于大人。都是四五十岁的考生,和往年差不多。”

说话的这两位官差,身穿蓝灰色官服,坐在桌子的最右侧,身边的桌子上堆满了纸张。

说话间,他们手中的动作并没有停止,继续熟练的整理着乡试考生的资料。

负责乡试的官员,品级从高到低,分别是主考,副主考和众监考。

主考官一人,由皇帝钦点。

而副主考和监考,人数若干,一般由本地选任。

说话的这两位官员,与屋内整理考生资料的多数官员一样,属于监考。

在监考的最左边,两张太师椅上,两名副主考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的看着整理好的资料。

听到有人窃窃私语,一名副主考官轻轻咳嗽了一声。屋内又恢复了安静。

大乾朝的读书人之间,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交往之中,重视才学与出身。

除了特殊情况外,才学一般就等同于出身。

才高学广,则殿试高中状元;

才疏学浅,则止于乡试。

乡试往上直至殿试,此间按照考试名次,亦有排名。

所以,一郡乡试的主考,多是进士出身。

进士,即参加皇帝主持殿试的合格者,第一名则为状元。

往下,一郡乡试的副主考,多是贡士出身。

贡士,即通过京城举办会试的合格者。

再往下,一郡乡试的监考,多是举人出身。

举人,即通过郡举行乡试的合格者。

因此,文官之间,面对出身高于自己且才学博于自己的,则是十分尊重。

此时的屋内,正由两名贡士出身的副主考官和众多举人出身的监考,会同办公。

对于副主考的轻咳,其中自然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对出身高于自己的副主考的尊重。

随着一声轻咳,房间内又归于安静了。大家自然不敢再窃窃私语。

此时,窗外的阳光渐盛,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色绵纸所裱的窗户透明白净,阳光穿过窗户,照到了几案上。

只是屋内的众人,手中忙碌,没有功夫欣赏这春日的阳光。

“姜有君,青云县人,二十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