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名声渐起89(1 / 2)

虽然讲这种“道貌岸然”的话,是很多年轻人所不耻的,甚至有人会觉得这些话听起来假仁假义。

但是这段时间和王昕接触时间很多的大学生们,却能够听出里面的道理。

这位比他们年纪都小的天才状元,心智比他们都成熟,说的道理也并非假大空,而是的的确确在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

在这种被认可,被关注的环境下,长城计划的项目组成员们迸发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工作热情。

学妹学姐的电话?不接!

篮球社、动漫社、音乐社的比赛和活动?不来!

导师的指派任务?不!

等等!上个厕所就来!

嗯,热血上头是上头,但面对手里捏着学位证书和毕业证的导师,大家还是十分“听话”。

汉电大学的创业孵化基地大楼里,长城计划的团队已经成为了经常会被人闲话议论的谈资。

“听说这个学校是咱们院长叮嘱,亲自排版的大项目,这几天总是看到人来人往的。”

“你是没看到团队资源有多可怕,博士提盒饭,前天停电的时候,那些硕士都被打发去修电箱保险丝了。”

“也不知道项目具体是啥,之前还能走那边的过道走廊看两眼,现在那边过道都有人守,不是长城计划的人,都没法进去。”

“你们的消息都落伍了,昨天晚上院长和几位教授也跑到孵化基地那边去了,装模作样的去其他楼层逛了一下,然后在长城计划的办公室里面呆了老半天,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满面红光。”

“握草?真的吗?那看来咱们学校是要搞大事情啊,话说你们知道怎么进这个长城计划吗?听起来就感觉很刁。”

“别想了兄弟,我也问过辅导员,人家长城计划是一位学校英才搞的参赛项目,要进这个团队最差也得是编程技术牛叉的大三大四生,就这也得排队等审核。”

虽然这年头还没有将考研、读博看得那么重,但是对于汉电大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却是清楚知道博士和本科生的差距巨大,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不想读博”。

没有两把硬刷子,想在汉电大学的王牌专业读博?

考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都够呛!

汉电大学、青木大学、汉科大这几家学院的本部都在京兆市,作为一個圈子里的高校学院,长城计划团队的事情自然早就传到了这些高校的学生耳边。

而且随着信息挖掘的深入,加上有“内鬼”学生透露某些不太重要的消息,也有不少人知道这个项目团队是为了竞赛而组建的。

因为时间比较赶,在公司京兆分部走上正轨之后,王昕这段时间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反诈中心客户端上面。

只不过比起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他现在的任务反而轻松了许多。

当然,说轻松也并不轻松。

代码的编写量不多,但是要负责的是客户端的内核加密、文件资料加密和传输信息加密这些重要至极的工作,哪怕有脑海中神秘星球的知识加持,他也完成得颇为辛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