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各怀心思64(1 / 2)

十月十五号。

在一间会议室内,汉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李坚汉坐在主位,听着会议室这些教授、杰青的议论,脸上没有丝毫不耐。

“一个大一新生,虽然是文科状元,但我们团队都是已经能够独立做项目的学生,他进来能干什么?最多可以给他一个助理的位置。”

“这样吧,我这个团队还差一个会议助理,他平常到实验室扫扫地,开开机器就行,一般研一的也就是这些活了。”

“要懂技术才能写实验报告,哪怕是做采购,也得懂电子设备型号和性能适配,是有点难办。”

虽然之前都已经通过气,要将那位文科状元放到这次大汉互联网信息办主办的竞赛当中,这些爱护羽翼的专家教授、主任杰青也都有些挑挑拣拣。

不过哪怕如此,他们也没有表示拒绝,而是切切实实在想办法将这个学生放到合适的位置。

倒是有几位教授面对这种议论,沉默不语。

等到那些对王昕不太看好的教授说完话之后,计算机学院的张汉中教授突然不显山不露水的说了句:“宗哲民老师也说这位学生基础扎实,比大二学生掌握的都要全面,我们小组虽然人多,但也愿意多培养一位人才。这位王昕同学就到我们小组吧。”

刚开始还在吐槽王昕本人学习时间太短的教授,在听到张汉中教授这样说之后,立马话音一转。

“张教授,你们小组虽然有补贴和赞助,但是养的学生还是太多了,我们电子2组的学生还没有那么多,就让王昕到我们小组吧。”

“老王、老张,你们两这说的什么话?培养新生还是应该让他好好打基础,我们小组有硕士生也有博士生,完全可以在各个阶段给他提供帮助。”

刘潭德教授看着朋友们话语转得如此之快,脸上都不由得有些急切。

张汉中听到几位老朋友改口,也是神态微笑道:“你们组有硕士生、博士生,我们组的学生更多,硕导也有几位可以帮忙教教他。而且我们一组的研究经费比较充足,设备先进完善,更适合培养这种有才的学生。”

王浩军看了眼这位同事,勉强笑道:“张教授,我觉得你们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你们是肯定能够进名次的,不如将拳头握紧,争取个前三。王昕同学给我们二组吧,等到他读研的时候,咱们还可以面试看看,觉得满意了再选他就是了。”

能够成为汉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优秀教授,这群人精怎么可能是那种会被一叶障目,遇事降智的愚人。

本来他们对这位文科状元的了解还处于看个新闻、吃瓜的状态,但是当院长特意开会提到要将这位状元郎放进竞赛小组的时候,他们都或多或少调查了对方。

毕竟在学校教书的时候,他们是老师、专业教授。

在校外,他们都是有专利技术产品的老板!

怎么可能不会做背景调查?

不过这人不调查还好,一调查,就让他们惊奇不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