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星空一号火箭27(2 / 2)

距离获得航天工业的相关技术过去仅三个月时间。

基于航天工业的老技术和未来研究院一些新设计,还有研究院内部昂贵的生产仪器,

以及配套企业出色的制造速度。

未来研究院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完成了首次试车。

火箭发动机被固定在同样是新建的实验场所,

当发动机运转起来的那一刻,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实验区域的地面都像是在震颤,

带着马赫环的火焰从后方喷涌而出。

那庞大的力量似乎要让发动机挣脱就此挣脱束缚。

但显然,一切符合预期的实验,未曾让这一切发生。

至此,堪称运载火箭核心的火箭发动机为未来研究院掌握。

一切数据精确地符合计算和模拟的预期。

一众现场负责实验的研究员鼓掌庆贺,但也仅仅就是这样了。

并没有多么激动和亢奋。

在所有研究员看来,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只是这次载人航天中的一步而已。

对外,

未来研究院也表现的很低调,

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的消息附带着一个简短的视频,

仅仅只是发在了未来研究院的官网上,配了一些普通人不会太感兴趣的发动机单机推力数据。

最后理所当然的,没有掀起多大动静。

仅仅是不知道哪位网友,将这条视频搬到了视频网站上去,

最后收获了十几万播放量,视频评论区有一些耳闻过未来研究院‘恶名’的人在讨论。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点热度,放眼整个网络,基本就相当于一点极不起眼的小浪花。

不过,未来研究院内,一众研究员也没有人关心这些就是了。

只是饱含着热情着,继续推进着手里的相关小项目。

另外,

整个项目推进的如此之快,

也是岑世在这儿三个月内,往整个载人航天项目中又砸进去了差不多二十多个亿。

主要是研制耗费,以及一些设备仪器的采购,还有花在一些配套项目上的钱。

……

然后,再火箭的核心发动机完成试车之后又四个月。

未来研究院所研发制造的火箭最后一个部件,顺利下线了,

就将运往发射场,进行最后的组装工作。

这意味着,

未来研究院这次的载人航天项目,基本完成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是等同样在同时间研制进度飞快的载人飞船完成,

就可以考虑箭船合一,择期在发射场发射的事宜了。

不过,

在这儿火箭都已经要完成整体组装的时刻了,

未来研究院还有一件事情未曾决定,

就是……火箭的名字。

“岑院,大家的想法是,火箭和飞船的命名还是由您来决定吧。”

办公室里,岑世听到祁鹏举的话,抬起头望向屋外远处。

“火箭的话,就叫星空吧。”

“星空,星空一号?”

“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