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甲乙编制94(1 / 2)

从次年年初开始,陆军的步兵师就开始按照新编制进行整编,分别执行甲种师和乙种师两种编制。

分为甲乙编制是当时我军正确根据国际形势开展的相对比较合理的屯兵方式。

其巨大优点是总兵力减少到500万,在经济上的压力大为舒缓。

大多数陆军军下辖三个陆军师:一个甲种师,两个乙种师。

除此之外,还有下辖两个乙种师的简编军,以及没有甲种师,三个师全部执行乙种编制的军。

甲种师作为满编师,兵力通常在11000—12000人左右;

乙种师作为简编师,兵力通常在6000人左右。非常明显,二者之间的兵力几乎相差了一倍左右。

根据长期以来对于斗争的深刻认识,我军认为,全面战争的爆发必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国际形势极具恶化,战争威胁加大是具有阶段性的,是有预兆的。

在战争威胁不大的时候,用较小的代价保持甲种师常备军力。

一旦战争威胁加大,就可以立即在民兵、地方部队中逐层动员,补充兵力,将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进行几个月的战前强化训练即可投入战斗。

但是当时我军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乙种师训练和装备较差,而且并不满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扩充一倍兵力和装备,接受大量的军事训练,变成精锐的甲种师,谈何容易。

总的来说,甲乙编制就是在当时经济条件下为全面战争准备的,但随着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局部战争,地区间冲突的可能性却在上升,尤其是这次战争,甲乙编制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面对一场短时间内爆发的局部战争,留给部队决策和动员时间非常短,大多数参战部队是在当年年底才接到战斗命令。

由于精锐的甲种师大多齐聚在北方一带对峙,不能轻易调动,所以主要作战任务交给了乙种师占多数的南方驻扎部队。

接到作战命令之后,南方驻扎的各部队就立即转入了紧急战备。

首当其冲的准备工作就是把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补充大批兵员和大量装备,按照战时编制达到齐装满员,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为了尽量扩大乙种师的装备水平,大多数乙种师扩编增加6个连:

高射炮兵营扩编高射炮、高射机枪各1个连,通信营扩编架设连、工兵营扩编机械连,警侦连扩编为警卫连和侦察连,新组建炮兵指挥连。

师后勤汽车连扩编为汽车连和汽车训练队。师炮兵团新组建一个122榴弹炮营,下辖3个炮兵连。

乙种步兵团扩编为甲种步兵团,每团增加9个连:

团炮兵连扩编为100毫米口径迫击炮连、82毫米无坐力炮连和高射机枪连,警通连扩编为特务连和通信连。

三个步兵营每营增加1个步兵连,机炮连扩编为重机枪连和炮兵连。

此外,后勤还增加了一个担架排和一个勤务排。

虽然装备上增加了不少,但是兵源上的缺口就只能用新兵来补充。

根据史料记载,某团临战扩编为甲种编制,兵力由1465人增加到2756人,其中新兵1253人,占了全团总人数的45%;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