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口粮84(1 / 2)

充足的食物不仅能安抚饥肠辘辘的胃,为人提供必要的补充,更能促进多巴胺的释放,缓解各种紧张氛围带来的压力。

这两大航空箱的食物和饮用水,很可能就是在关键时刻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华夏有句通俗易懂的谚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口粮是维系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因素,自古以来为兵家所重视。

我军自建军以来,就非常重视部队的伙食保障,从以前要求让官兵吃得饱,到现在努力让官兵吃得好,军队的伙食在百年以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要知道,最早的时候,在CZ时期,当时是没有单兵口粮这个概念的。

当年CZ出发时携带了60万担粮食,本来足以支撑一年多时间,不过湘江一役后几乎损失殆尽。

所以我们如今看CZ的记载,一路上基本上都是是有啥吃啥,口粮就地筹措。

而相比之下,在一战时,美军就已经有了储备口粮、一线口粮和紧急口粮等较为完备的单兵口粮体系。

包含了各类的面包、各类肉罐头和鱼罐头、咖啡、食盐、香烟、糖、酒等种类,所以“少爷兵”的称号也不是白叫的。

而鬼子也很重视军队的食物配给,在战争前期,普通鬼子在基地中每天的伙食配备为:精米660克,精面210克,鲜肉210克,蔬菜600克,还有酱油、盐、糖、味增、茶叶等供应。

其饮食标准远远超越其国民。

但是小鬼子还是喜欢抓鸡吃,抗日电影里,经常能看到日军抓鸡的镜头,这并不是虚构,因为当年鸡确实在当时的价格惊人。

1921年,东经一只鸡价值3元60钱,差不多相当于同时期的2.6克黄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