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重装空投277(1 / 2)

而我国的空降兵空投技术的研究也开始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而在90年代的南联盟以及X海危机后,我国开始重新加速载荷能力更大、能跨越海峡天堑的重装空投技术的研制,并从俄罗斯、乌克兰引进了苏系空投平台与空降战车的重装空投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国产重装空投平台研制。

重装空投系统主要由降落伞系统、减速或缓冲机构、捆绑系留装置及配套工具等组成。

伞花能安然绽放是空降行动迈向成功的起点,一个结实可靠的降落伞必不可少。

理论上只要降落伞足够结实、面积够大,减速性能就越好、空投装备越安全,这对于在70年代就掌握了跨轨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我国而言不算难事。

但是,降落伞作为一件需要反复使用的易耗品,必须要有相对低的成本和足够的耐用性。

因此包括我国重装空投平台降落伞在内的空投空降伞在90年代后就都开始普遍采用棉纶66长丝并配合动物胶与PVA黏合的无捻织物作为原料。

该类面料在国内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应用:

年面料生产能力突破300万米,除各类型降落伞外,还广泛应用于飞行员防护服及其他民用领域,极大降低了产品研发与生产的边际成本。

而这种织物较过去降落伞所使用的传统有捻纱织物的纤维排列自由度更大、更柔软,并以不到70%的重量实现更强的抗撕裂性;

相对有捻纱织物光滑的表面也能改善瞬间开伞时的摩擦情况,缓解其聚集的热量对降落伞材料的局部熔结损失,提高安全性,其使用寿命较传统的降落伞、阻力伞提高了50%以上。

世界上拥有空降作战能力的国家不少,但是具有重装空投能力的国家很少。

重装空投能力,是大国,准确的说是航空大国才能拥有的权利。

首先,要实施重装空投,基本前提是要有性能可靠的大中型运输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