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噩梦240(1 / 2)

“快!”

“下车!”

“准备突入!”

防爆车的大门刚刚打开,所有特警迅速冲出了防爆车,沿着低矮的墙垛展开来隐蔽。

“情况如何?”

“这栋小屋从外面看易守难攻……我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不过在窗口上架着的两把枪都不见了……”

“这些混蛋等着我们呢……”

特警们压低身子,把身体完全隐藏在墙垛下,避免任何暴露带来的额外伤害。

“不确定对方诉求,不确定是否有人质……”

这时,钟朗拨通了市局技术科的电话。

“无人机就位了没有?”

“我们已经压制住他们了……”

“但是我们需要了解里边的详细情况,最不行我们得看到院子里的情况,贸然突入的话……”

电话中传来一阵歉意的声音。

“无人机还没到位……钟队长。我们的市局也只有一台无人机。还是小型的那种。这无人机的声音还特别大,很容易就会被发现。他们一枪就能干下来……”

“混蛋!我整个特警队队员都是拿命在拼!你告诉我无人机派不上多大用场!”

“你知道没有足够的先期侦查,直接突入,面对这种暴徒,只要对面子弹管够,我tm一个警队都不够填的!”

话音未落,就听见市局那边的惊呼:

“无人机信号中断了!坠机了!”

此时的钟朗恨不得把手中的通讯器砸掉。

本来这次行动展开的就非常被动,没有完整的前期侦查,他们被赶鸭子上架送了过来。

很明显,这就是暴徒给他们设的局,但是他们不得不往进跳。

拖延的时间越长,那些受伤的人越是得不到救治,造成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丧心病狂!

这时,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两个燃烧瓶从高处扔了出来,目标就是那低矮墙垛下蹲着的特警!

燃烧瓶刚刚落在地上,就燃烧起了剧烈的蓝色火焰!

燃烧瓶,又名“莫洛托夫鸡尾酒”。

它最初的目的,是在苏联时期,为了对付德国坦克,为前线士兵准备了大量的燃烧瓶。初期的燃烧瓶一般将汽油和白糖混合灌于玻璃瓶中,再加入一部分浓硫酸。

因为白糖,硫酸混合能够剧烈燃烧,故将白糖混合置于纱布之中,用透水性较好的胶布固定于瓶子中部。玻璃瓶一旦破裂,硫酸流出,与硝酸钾和糖反应,便会产生大量的热,点燃德国坦克的易燃的汽油发动机。

而改进后的构造燃烧瓶的主要构造为:玻璃瓶,瓶内装有半满的易燃液体,例如煤油、或三分之二的汽油与三分之一的油混合而成的液体或酒精(甲醇或乙醇);

瓶口以软木塞或塑胶、橡胶、电线胶带、牛皮胶带等不透气塞堵住;瓶口上扎上布块作引。使用之前把布块沾透易燃液体,燃点布块后把瓶抛出。

玻璃瓶撞击目标破裂,易燃液体倾倒在目标之上,被火点着燃烧,可造成一定的阻绝及杀伤能力。

燃烧瓶的原理跟正规军队使用的燃烧弹基本相同;两者都是以汽油混合使汽油变稠的物料。

如果没有橡胶的话,一些芳香烃和增稠剂也是可以的。

燃烧瓶有一个特性,火焰的蔓延方向跟一开始扔时的方向有关,稍微违反现实直觉的是,即使燃烧瓶碰撞过其他物体,这个蔓延方向仍和一开始时一致。

在国际公认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onventiononcertainConventionalWeapons》第三议定书第二条明确规定:

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以平民居民、个别居民或平民目的物作为燃烧武器攻击的目标。

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以空投燃烧武器攻击位于平民集聚地区内的任何军事目标。

在近距离作战中,简陋的燃烧瓶依然是占据举足轻重低地位的进攻/防守都非常好用的武器。

进可逼退已经架设好防御点位的敌人,给队友创造舒适的对位机会;

退可拖延时间,让敌人的进攻受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