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失望140(1 / 1)

美国人第一个查看的就是为什么米格25这架战机能够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

在拆卸了这架米格-25并进行试飞后,美国国家空军实验室发现了这个主要是它特殊的发动机工作模式带来的。

米格-25上的苏制R-15B-300单转子涡喷发动机,有三个状态模式,其由电机自动控制,第一模态内径945毫米,第二模态内径1110毫米,在速度超过1.5马赫后进入第三模态,内径1170毫米,外径1640毫米,进入全加力模式(IIфорсаж),涡轮后温提升至835度,推进米格25进入1.5马赫以上的大超音速飞行。

根据风洞模式下R-15B-300发动机工作模态,米格25RB在1.5马赫以上进入全加力模式,规定长时间巡航速度为2.35马赫,受涡轮与压气机燃烧室耐热性能限制,2.4马赫~2.65马赫允许飞行15分钟,2.65~2.83马赫允许飞行5分钟,超过2.35马赫只有紧急情况才考虑使用,米格25RB侦查巡航是以2.35马赫为基准的,超过此速度便要考虑底油问题。

并且,美国科学家发现米格25使用射流预冷技术,携带有250L容量的甲醇与水溶液水箱,在高速时向进气道内喷洒,预先冷却压气机进口空气,提高空气密度以增加发动机推力,延长发动机的全加力工作时间。

根据具体的风洞数据,当飞机重量为24吨干净构型,内油约4吨时,飞行极速2.83马赫,实用升限约22000~23000米高度,根据手册给出的操作稳定性限制,如果飞行速度超过2.83马赫,飞机可能会出现安定性问题导致剧烈震颤或飞行不稳定从而引发飞机事故。

其在执行侦查任务携带副油箱并抛弃时,总航程为2130公里,巡航高度约20000米,巡航速度2.35马赫,巡航段航程1590公里。

这架飞机最大的缺点,或者真正局限他能力的,我想是载油量。

20吨燃油(算上机腹副油箱和机身油箱的总油量)刚刚够用。

在南亚次大陆上空执行任务时,我们总是会在返航着陆时只剩下200-400千克余油(200-250千克是飞一个降落航线所需最低油量)。

这简直相当于在玩火。

要知道,在苏军的空军基地,一旦米格-25在空中开始下降,基地跑道就必须保持在随时可用状态,不允许其他飞机降落以避免堵塞。

他们在任务中一般只需要进行三次无线电通话,一次在起飞中,一次是在开始下降高度时,一次是在降落中(如果是作战任务,通话会被缩减到两次)。

除此之外没有必要进行其他无线电通话,因为在平流层飞行不会遭遇任何阻碍。

但是,经过美军专家的拆解研究,米格25机体的80%采用高密度不锈钢,大幅超重的机密大白于天下,其RP-25雷达则是较为原始的真空管,虽然靠加大功率换来了较远的探测距离,但精度和抗干扰性能却非常一般。

而且就算是苏联鼓吹的超三倍音速也名不副实,在这个速度米格25的发动机会很快过热损坏,所以通常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被控制在2.83倍音速,也就是说米格25实际上并不具备超三倍音速飞行的能力。

这一切让刚开始如获至宝的美军大失所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