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坛变革的前夜(1 / 2)

公元1920年,霓虹大正九年,初春时节。山中的积雪已经开始消退,树木吐出新芽,整个东京即将迎来舒适温暖的春天,寒冷对室外的封锁已被逐步解开。

若是在往年初春,居民们早已换上轻便的外衣,涌向街道公园,开始享受自然。

然而今年却是另一番模样。

街道上的人数寥若晨星,往年的朝气与自信也已从人们的脸上消失,暮气笼罩在每个人的眉间。

他们已经没有能力享受。

在生存的压力下,生活已成一种奢望。

这样一幅景象已经在竹中直人的眼前展现了无数次,太多次刺激已经使竹中感受不到痛苦,只剩下麻木。

竹中直人,是霓虹二流杂志《文艺春秋》的一位总编辑。

在经济开始崩盘后,《文艺春秋》的销量也发生了明显下跌;杂志社为了节流而选择裁员,甚至将一位副社长辞退。

尽管竹中作为社长的得力干将之一,也不免提心吊胆。

就这样提心吊胆了N轮后,公司终于稳定了下来。

尽管薪资待遇有了大幅度的缩水,但竹中却没有丝毫不满。

在当今世道,能保留一份工作便已是万幸,

就这样怀着伤感一路走了下来,竹中终于到达了目标的出租公寓房。

这座公寓不仅地址偏僻,而且正处于一种年久失修的状态。

一片片墙皮的脱落所留下的空洞,好像是这座公寓的老年斑。

“这样一座公寓楼,肯定是整片东京最便宜的住地了。”竹中这样想着。

走上公寓楼,木质的楼梯嘎嘎作响,吓得竹中不得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台阶突然报废。

小心翼翼地走完了这座高危的楼梯;竹中直人数着门牌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地。

重整一下领带,找回自己恭敬的态度,竹中直人敲响了房门。

大门片刻便被打开了;一位青年男子站在门后,用一种随和的眼神打量着竹中。

这种悠闲自得的打量让竹中感到不适,

好像自己在被当做素材一般看待。

“请问是江桥裕之先生吗?”

“我是来自《文艺春秋》编辑竹中直人,之前在电话中已经和您联系过了。”竹中连忙做完了自我介绍。

“进来吧。”

在把竹中领进客厅后,江桥裕之又走进厨房沏了两杯茶。

“只有这等茶叶了,将就一下吧。”

抿下一口茶滋润喉咙后,竹中开口步入正题。

“江桥老师,很抱歉打扰了您宝贵的空闲时间,我这次来首先是为了和您商量一下稿费。”

其实对于一般的新人作者来说,应该是由作者本人亲自到公司,与编辑商量稿费。

但很明显,江桥裕之是个例外。

竹中不得不摆出最尊敬的姿态来面对这个新人作者。

谁让这个看似随和的青年男子,竟然可以写出这样“叛经离道”的小说。

而《文艺春秋》恰恰需要这样一篇小说,作为向当前文学界开炮的炮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