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1 / 2)

  呆呆出了一回神,又看看木惜迟,半晌转身快步而出。

  瘦竹竿等人闻知戍王要亲身去见兰汀,忙拦阻道:“殿下万万不可!兰姨服役的夫子岭地处关内,那儿可少不了端贼的耳目。若是行迹败露,正给了他们狙杀殿下的借口,别说殿下难以逃脱,就是兰姨也非立即毙命不可。这么着——”一面说一面将麾下一个亲兵叫了过来,“这小子十分机灵,由他改了百姓装扮,替殿下走这一趟,便是给人察觉,也好说是兰姨的亲人,在家乡没饭吃,故来投靠。”

  戍王心乱如麻,根本无法思考。因瘦竹竿一向得力,便依了他的法子。

  那小兵领命,星夜出城。将近目的地时,提前安顿了马匹,改为步行,将自己浑身上下弄得乌漆嘛黑、破破烂烂,混在村民与苦工之中。却唯独好好存放着那个荷包,丝毫不敢弄脏。

  他临行前瞧过兰汀的画像,不出两日,便寻到了人。待表明了身份及因由,立即拿出荷包来。

  兰汀已年近古稀,一见了荷包,浑浊的双目忽然濯濯发亮,一双手颤抖着接过,珍重地捧在掌心。

  “你说……那是个少年郎君……双目……双目失明?”

  小兵连连点头。

  “难道真是公子?不可能……这……怎么会……怎么会……公子……公子他……”

  兰汀悲喜交集,心绪激荡无比。因四周都是看守的官兵,并不敢十分任情,忙用袖子抹抹眼,拉着小兵低声道:“我有一样东西,你带了回去给殿下。”

  说着用牙齿咬破了手指,又从身上撕下一片衣帛,以血在上面写了两行字。写毕卷成细卷儿交给小兵。“你快快返回,将东西给殿下看过,再请殿下另遣人马救我离开。若十日内等不到人来,我便是拼了这条老命,魂儿也定要赶去玉塘关!”

  兰汀一连说,那小兵便一连点头,已点了几百下头。他揣好那片衣帛,趁无人注意,便同兰汀道别了。一路平安无事地回到玉塘关,先就将东西呈给了戍王。

  戍王见了血书,大吃一惊,忙托在灯下细看。只见写道是——

  “目盲公子恩深似海,殿下难报万一,万勿负其厚意。切切!”

  虽寥寥数语,却字字重逾泰山。戍王顿感心如鼓擂。又听小兵回报兰汀求援之语。他本就一心要接回兰汀,每每都因兰汀耽心引起端王嫌疑,不愿跟从。此番主动求援,必有重要缘故。戍王大喜过望,忙亲点了几个得力好手即刻赶赴夫子岭。

  作者有话说: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出自老子《道德经》,这里篡改“人”为“人心”。叶重阳全方位多思路胡说八道,劝诫小木头要看开~

  第164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