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稚奴啊,历史早已存在,你那帽子摘不掉的44(1 / 2)

“陛下?”

武氏惊喜不已。

站起身来。

却又立即强做镇定。

变得温文尔雅。

缓步上前,躬身施礼,柔声道:“妾身,拜见陛下。”

李治大步上前,站在了武氏的面前。

武氏才发现,李治的神情冰冷无比。

她的一颗心顿时沉入谷底。

“啪!”

……

偏殿中。

李世民喝着闷茶。

萧奕斜眼看了一下,便把茶叶收回去。

起身道:“夜深了,这一课就先到这里吧,陛下也可和大臣们商讨一下,开拓眼界、思维,明白的多了,治国理政也就更为轻松明了。”

李世民也连忙起身,躬身道:“恭送仙师。”

这一课带来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

两个小时的讲课。

从货币的起源到货币制度,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

对于李世民等人而言,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个内容。

李世民转身去了议事堂。

这里就好像是菜市场一样热闹。

等到李世民来了之后,才慢慢地安静下来。

“太上皇。”

“陛下。”

老长孙无忌上前,躬身道:“太上皇,仙师和陛下还在授课吗?”

李世民回道:“仙师已经休息去了,稚奴去办点儿事,一会儿就来。”

他坐在了首位上,对老长孙无忌等人问道:“诸卿,你们谈论的如何了?”

老长孙无忌立即道:“太上皇,老臣以为这货币制度当真是博大精深,以前从未觉得一枚铜钱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货币乃是国朝之本,应当被朝廷牢牢地掌控在手中,而非允许私人粗制滥造,制作假币流入民间,损害的不仅仅是官府的公信力,还有大唐子民们的利益。”

“老臣以为,制作假币者,当重罚。”

“应下令禁止一切制造假币的行为,一旦出现,经过调查之后,按照制造假币的数量来定罪,严重者,当夷三族!”

李世民点点头。

老长孙无忌在李治面前自然是藏拙,不再事事关心,也不想事事插手。

可在李世民面前,却又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贞观十二年的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表示支持。

两个长孙无忌站在一起,多少有一些不伦不类。

好在,已经习惯了。

这时候。

魏徴却站出来,表示老长孙无忌的谏言过于严苛,大唐如今铸造铜钱的产量远远不足,一直也都是依靠那些假币流入民间,从而缓解朝廷压力。

铸造假币者,确实有罪,但是罪不至死。

除此之外,魏徴还建言,应该整顿大唐的高利贷,比如佛门的香积厨、道家的份子钱、典当行的典当等等。

仙师有言,这些民间的借贷十分混乱,存在着高利贷,以借贷为手段,逼迫的百姓家破人亡,甚至是还有土地兼并等问题。

朝廷应该立即制定一个律法,明文规定借贷的离,打击查处那些高利贷。

对于魏徴的第二个谏言,贞观十二年的长孙无忌表示赞同。

褚遂良等人也表示赞同。

萧奕在讲述货币制度的时候,也顺带讲述了借贷。

毕竟借贷也算是货币制度的延伸内容。

里面就有一个钱生钱的道理。

李世民点点头。

对长孙无忌等人道:“今夜,仙师一课,犹如仙音,让朕感受颇多,也学到了很多。”

“圣人之言,惠泽万世。”

“货币制度一点就涉及到了很多,囊括了商业、民生、政治等。”

“诸卿回去之后,好生地思索一番。”

“明日递一个章程上来吧。”

长孙无忌等人躬身领命。

永徽六年的大臣们都是各回各家。

贞观十二年的大臣们在官署官廨休息,一路上,继续讨论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