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我这一课,名为开海42(1 / 2)

政事堂。

萧奕坐在了首位,左右两边分别是李世民和李治。

然后一边是贞观十二年的大臣。

一边是永徽六年的大臣。

地龙烧起来,整个大殿都温暖如春。

宦官一直都在掌控着火候。

“你们都应该对大唐搬运东瀛的两座银山有所耳闻,今日,我且来讲一讲,什么是货币,以及货币制度、国家经济。”

萧奕打算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

“货币是什么呢?”

“在很早之前,甚至是现在,都存在着以物易物。”

“比如说,我现在缺少一个吃饭的碗,但是我不会造啊,我只会造吃饭用的筷子。”

“那怎么办呢?”

“我只好看看别人会不会做出吃饭的碗。”

“唉。”

“还真的让我找到了一个人。”

“他可以做出吃饭的碗。”

“也刚刚好,他不会做筷子。”

“我就把自己的筷子给他,他把他做出来的碗给我。”

“这就是最原始的交易。”

“这个交易的产生,就是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得到生活所需要的用品。”

“等到部落的人越来越多,制造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交换也就越来越频繁,再到后来,我不仅仅能做出筷子和碗,我还能做出桌子,我却少盐,便去找有很多盐的人,可这个人他并不缺少筷子、碗、桌子,他缺少的是锄头。”

“怎么办?”

“我只能是去寻找有很多锄头的人,从他那里换了锄头,再去用锄头换盐。”

“后来,这种以物易物就变得繁琐起来,复杂起来。”

“那么,能不能有一样东西,可以作为一个替代物,就是说,我直接用这个东西来换盐,我拿到了盐,得到这个东西的人,再拿着这个东西去换其他他所需要的。”

“而这个替代物,不能是别人需要,并且还要使用的,也不能是太常见的,直接在地上就可以捡到的,这种很难让其他人信服。”

“这时候,最原始的货币就出现了。”

“比如蚌壳。”

“蚌壳不常见,也不能随时就在地上捡起来,拿着去换物品。”

“贝壳就成为一开始的中间物,也就是原始的货币。”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货币的存在,并非是货币本身很值钱,而是货币代表着的价值。”

“而从秦一统六国,始皇帝统一货币之后,铜钱也就成为了最值钱的。”

“可并非是铜钱值钱,而是铜钱所代表着的购买力。”

“这叫货币。”

“而货币有着三种特性,第一个就是本身的价值、第二个就是流通、第三个是贮藏。”

“……。”

仅仅是货币制度,萧奕就讲述了两个小时。

从酉时开始,一直到戌时。

然后。

开宴。

比较简朴的宴席。

大家都是匆匆吃完,填饱了肚子,开始嗑着瓜子聊天。

在偏殿。

萧奕喝了一口茶。

“货币制度之中,还有更高一层,不太适合说给百官们听。”萧奕开口道。

毕竟,有一些知识点,那就真的是屠龙术。

这种知识点,也只能是讲述给李世民、李承乾、李治这样的皇帝听。

让他们领悟和掌握,然后自己来布局,才能稳固国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