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曲辕犁33(1 / 2)

李世民做事情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咋说,他才为帝十二载。

前不久失去了皇后,还能召秀女入宫,然后临幸了武氏,加封为才人。

人到中年,精力充沛。

两税法的章程已经讨论出来,等着贞观十年开始施行。

朝野上下其实也都是露了风声,官吏们也都知道,大唐有了一位仙师,然后提出了两税法。

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已经有人开始想着如何在两税法实施之后,继续捞钱了。

当官……不就是为了光耀门楣,为了升官发财,为了过上人上人的日子嘛。

真愿意两袖清风的官吏,那是少之又少。

不过,大唐这时候的官场风气其实还是可以的,大部分官员也都能治理好地方。

贞观时期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事件,也就永徽四年的时候,有一位被历史所记载,也算是比武则天还要先一步的女王陈硕真,带着农民起义造反了。

只能说,他们捞钱也捞的不是很多,能够读书,并且科举取士的,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寒门难出贵子。

要么,也就是举荐之法。

依靠关系,混上一官半职。

以工代赈已经在慢慢地实施,用萧奕的话来说,重徭役的结果就是走秦朝的老路。

朝廷不能只是一味儿地赈灾,一味儿地给地方钱财。

完全可以兴修水利,修建道路等等工程,给那些穷苦的百姓,发一点儿工钱。

这个工钱不是很多,但是最起码,可以让那些没有良田、地契、无法营生的百姓,谋一条生路。

以工代赈的好处很多,不过,萧奕还没有细致地讲述,毕竟这里面涉及到的是金融学和货币学。

学问实在是太大了。

打算等到集结了武则天、唐玄宗之后,让四个时空的皇帝或者是统治者一起听一听。

除了两税法已经定好了章程之外,曲辕犁、活字印刷术也在工部的加班加点努力之下,已经制造出来了。

曲辕犁完全就是按照现代的那种,有着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组成。

可以用一头牛或者是两头牛来拉动,翻土的速度很快。

甚至是人力都可以拉动。

不过,人力自然也就无法比得上牛的力气。

这东西,从出现之后就传了千年之久,绝对是耕地利器。

现在已经是金秋八月。

不过,为了试一试曲辕犁,也为了让天下百姓知晓这曲辕犁的好处。

更是为了宣扬大唐得到了仙师庇佑,给自己正名,李世民在城外的皇庄,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之礼。

萧奕也被盛情邀请。

八月的天气,依旧有一些燥热。

萧奕换了一身行头,不再是中山装了,而是一系白袍。

腰间一条腰带中间有一颗非常大的翡翠玉石,白袍中还有用银丝线绣制,于阳光下布灵布灵的。

一看就很是高贵,比之李世民身上穿着的皇帝冕服,还要高贵不少。

不仅如此。

萧奕还在系统商城里面给小兕子和小新城兑换了四套衣服,一人一套。

小兕子身穿红袍流仙裙,小新城穿着浅蓝带白沙的流仙裙。

小兕子梳了个冲天鬓,小新城梳了两个丸子头。

看起来,当真是可爱极了。

这些时日。

小兕子、小新城都住在了太安宫。

顺带着,李治也搬过来了。

李世民本来还担心打扰了萧奕的修行,结果被萧奕说,这也是修行。

他就乐的如此。

本来嘛,自己现在有何很多事情要做,又是两税法、又是以工代赈,还有管理管理制度的年终考评和年终审查等,还有编撰大唐法典。

已经没有时间照顾小兕子、小新城,以及小李治。

如今,仙师既然很喜欢带娃。

又何乐而不为呢?

“哇!”

“那是什么?”

“好好看呢。”

“人好多啊。”

马车上。

小兕子和小新城趴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的朱雀大街。

她们很少出宫,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看到街上的人山人海,还有那些各种各样的店铺,非常新奇。

小李治倒是出来的多一些,也知道的多一些,时不时给两个妹妹讲解一下。

萧奕也比较好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