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新品种牧草(1 / 2)

蓄水湖手续下来了,她就挖湖养鸭养鹅,实在不行,她就买一个户外充气水池,一样的。

她利落的离开,没发现身后的大婶,看她的眼神,就像是看二愣子。

“也不知道这谁家孩子......喂饲料都得费不少劲。”

“怎么了?”大婶的丈夫听见她嘟囔,顺道回嘴问了一句。

“没事。”大婶摇头,示意自己就是瞎嘟囔两句,没啥要紧的。

反正不是她家孩子。

等林笑逛爽了,从大集里面冲出来后,她已经凑齐了103只小鸡崽,35只小鸭子,和16只大鹅。

手里还拎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种子。

她现在有点理解女孩子购物的快乐了。

她活动一下手脚,看了下后座脚垫的小鸡小鸭小鹅,毛绒绒的,叫声也细细的,不只是一点可爱。

接下来,她要去一趟农资站,去一趟畜牧站。

农资站的负责人干脆利落,在她报完亩数,提完要求之后,一袋又一袋种子就被人陆陆续续的搬到车后座。

负责人看了她半天,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不知道咋开口。

林笑疑惑的看过去。

负责人清了清嗓子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似的,她说:“小姑娘,我看你是准备种植牧草是吗?”

“昂。”林笑不明所以,她种子都搬车了,当然种啊。

“我这里有一批最新型的牧草种子,农科院提供的,你愿不愿试种一下?”

林笑:???

“是这样的。”负责人转身,从称下面扒拉出一张红色的A4纸。

面写了一些关于新品种的种植相关。

大概意思是,如果农民愿意和农科院合作,种植最新品种的农作物,农科院可以分文不收种子的费用,还会派专家一对一远程指导。

甚至政府那边还有转项扶持补助。

但是,要求农户必须种满从播种带收货的全时长,并记录下来作物的生长病害亩产等情况。

如果农户违约,必须赔偿农科院两倍于种子的钱。

“这也是没办法。”负责人叹了口气说:“新品种,总有各种各样的不稳定,推广也困难。”

“最开始不签合同的时候,总会有人为了骗补助,种下去,补助到了就铲掉种玉米。”

尤其是牧草。

在他们眼里,是牛羊很珍贵的饲料。

在一些老一辈人的眼里,就是杂草。谁家正经地种草?

“我懂。”林笑表示了解。

她不回来开农场不去农基站,她也就不会知道原来农业机械有那么多种,那么多功能。

好的东西,推广不开来,跟不存在有啥区别。

“但是,我家地不是什么好地,都是一些山地和荒地开采出来的。”她觉得,这种新型作物,得在肥力充足的好田里种植的吧。

这一点,必须说明白。

万一不符合要求呢。

“没事,啥地都行。就是要都看看,才这样放出来让人免费种的。”负责人一听这是有戏,赶紧去身后的架子扒拉。

她记得那个合同是放在这里的。

这事儿,果然是和年轻人交流起来更容易。

可惜,他们这里,这几年过来买种子的,除了那些大型农场外,年纪几乎都是过半百的。

“咱们今年推荐的牧草,叫做东方菊苣,口感比平常的更加清甜,营养价值也高。管理简单,据说种一年一直能收八年。”

八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