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抵达卡尔纳芬(1 / 2)

公元一千两百五十七年二月一日,星期四。我在离开班格尔城后,两渡麦奈海峡,一路向着威尔士大陆(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部分,较之于安格尔西岛,被称为大陆部分)上最大的城堡——卡尔纳芬城——前进着。

二月的第一个早晨,伴着洒进屋内的冬日暖阳,我从卡尔纳芬城北对岸的博德拉文的礼宾楼二楼的卧房中醒来。

今天可以睡个懒觉了。我自言自语道。

面对海潮,早上和傍晚的潮落潮起,波涛不定,还不如等到中午时分,潮水平静些的时候,再出发前往海峡对岸的卡尔纳芬城。

掌兵者,千万不能心急。上赶子地做些事情,除了让自己和战友们感觉良好之外,并不能持久地坚持战斗下去。不求早出晚归地自我感动,只求保持良好的作战力量、心理和状态,该战则果战,需躺则安躺。

我更衣、洗漱,吃过了送到屋内的早餐,然后下楼,到礼宾楼所在的博德拉文转转。

礼宾楼院内,除了一座作为主体的两层石质建筑,还有一栋矮了些许的、木质结构的二层排屋,商旅客人和中下级军官就多住于此,而礼宾楼多是给领主贵族住的。在靠边侧的地方,还有一排马厩,厨房也在这附近。

这里的井,在礼宾楼和二层木质排屋之间,居住在礼宾楼院子外的周围村民,也会来此打水。

院内的泥地,在今天这阳光照耀的冬季,晒化了一些冰冻起来的泥土,走着走着,我的马靴上也站上了些许褐红色的威尔士泥土。

没几步,我就走出了礼宾楼的院子。回首一看,一圈木质的、一人左右高的圆木桩,围着院子。石质礼宾楼正面朝阿伯弗劳的北方,后面,也就是我昨晚咏诗的阳台,面对着海峡南面的卡尔纳芬。

博德拉文这座村子不大,只有十户左右的人家住在这里,而它们,又基本上是男性耕地、女性在礼宾楼里洗衣、做饭、打杂,挣点儿生活费。

礼宾楼院子在东南,村子在东北,它们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小丘陵,这是安格尔西岛山脉的起始。由此往北,山脉绵绵;自此向南,海涛涌荡、船艘去来。对岸的卡尔纳芬城,被轻薄的海雾拢绕着,一片仙仙之感。

小丘上,我不禁写下一诗。

晨光透薄雾,

漫洒卡城,

一片仙仙。

千帆破浪涌,

借波涛,

达彼岸。

近处小村起炊烟,

远边大城燃重霾,

生活起乐气。

愿太平久久,

它年春开,

与伊携手,

再踏青来。

写罢,我又在附近转了转。眼看日光将近正午,我便回到礼宾楼,吃过午餐,稍事休息,便按计划,由旁边的码头上船,向不远的对岸的卡尔纳芬城渡去。

从博德拉文码头到卡尔纳芬城北的码头,在午间退潮时分,宽度约为七弗隆(约合1.4千米)。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我便到了卡尔纳芬城北的码头。

在进港之前,透过薄雾,便能看到卡尔纳芬城堡的伟姿。卡尔纳芬城堡在卡尔纳芬城的南面,塞恩特河(威尔士语AfonSeiont,英语RiverSeiont)以北,西边便是塞恩特河汇入麦奈海峡的入海口。沿塞恩特河上溯,就能到达伯瑞纳菲尔村(Brynrefail)和多巴恩村(Dolbadarn)。

卡尔纳芬城东西约宽1弗隆,南北约长1.5弗隆,绕城一圈约有5弗隆长。而卡尔纳芬城堡东西约宽1弗隆,南北较窄,约长四分之一弗隆,绕城堡一圈约有2弗隆。全城有一道宽不到十分之一弗隆的浅护城河。

卡尔纳芬城的城墙厚高一般,但城堡的城墙厚实、高大,城内有井水便于取得饮用水,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全城堡有7座塔楼和1座主楼,主楼坐北朝南,位于城堡的北部。每一座楼都配有高耸的观敌高塔,主楼的那座则十分高伟、壮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