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要册06 ,城市防御战的记述49(1 / 1)

公元一千两百五十七年一月三十日,夜晚,我率领着从兰迪盖伊以东战场上突围的残部,叩开了班格尔城的北门。

为什么要从北门入城呢?按常理而言,我们这样的残兵败将的移动速度,是不快的,一方面是因为战斗的失利和溃退而带来的士气的低沉和情绪的泛蓝(feelblue),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要从人的身体上去找,人已疲且负伤,马也或瘸或驽、跑不动了。从距离兰迪盖伊最近的东门入城,岂不便捷乎?

兵书和教条只能交出考试高分的学生,而永远不能使人成为独立自主的自己。一切行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自己的、敌人的、环境的、敌我交互的,物质层面的、心理层面的、人难以控制的(比如天气和灾疫),而不是根据主观臆断和某句至理名言来决定。(这些话当然只能自己想想,要是被某些忠于教廷、一切行动全凭神意的神职人员或者别有用心的领主知道了,岂不使其握我一柄?)

东门虽近,但我们仓皇撤退,不知后方是否有追兵以及追兵几何,贸然叩开东门,等待东门放下护城河吊桥、打开城门再收起吊桥、关紧城门的时间内,敌人会不会用先锋部队来冲城?敌人会不会暗部疑兵?又会不会用长弓乱我撤退部队的阵脚?

总而言之,从东门入城风险太大了。这时只要有一只快速、坚定的骑兵部队,在我撤入城、门桥大开之际杀入城内,班格尔城或许就会被轻易取下。

而从北门入城,则无此忧虑。北门近海,城墙与海岸间的空间狭小,敌人即使追上也能被我撤退部队阻挡;且在此作战能完完全全地得到班格尔守军自城墙上来的支援。此外,夜晚涨潮,海滩变得更加狭窄且潮湿了。从此入城,虽然远了一些,但可在撤入城时确保班格尔城无虞,还有可能能够歼灭一股先锋英军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