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商业街(1 / 2)

临近夏天,百姓们不爱动弹,城里杂事变少。

府衙后院皆是虫鸣鸟叫声太阳晒着参天榕树,将落影照在地面上。

秦江难得偷闲,闭目沐浴日光,梳理自己这一个月的知府生涯。

化妆品给他带来的收益最多,光是流金水就给秦江赚了三千六百两白银,几乎和百花胭脂、手工皂的分成一样多。

桑蚕也在陆续结茧,不过没有防腐剂,面膜事业暂时搁置,未来可期。

种植方面,香蕉生长旺盛,一个月不到开始抽出中叶。青禾村看肥料有用,已经给水稻、玉米用上了,相信今年秋天收成会十分喜人。

西红柿和黄瓜在邓威的照料下,开始结果,第一批果实秦江打算全部留种,然后发给百姓们种植。

之前他花了近两千两修理城内破损和租地育肥,现在还剩将近五千两。

那么,是时候修度假山庄了!

秦江睁开眼,燃起熊熊野心。他快步走进书房,拿起毛笔开始勾勒:

溪城分四个区域,入城的北区主要分布杂货店、茶水小吃摊;南区除几间豪宅外,多是公共设施,如府衙、驿站等等;西区靠郊外,空气好,是溪城主要居民区。

至于东区,因东城门开放时间最早,久而久之,将这块地当作菜市场和赶集使用。

秦江感慨:

多好啊,人的惯性思维不容易发生改变,这块地现在约等于和“热闹”挂钩,这可是天然的人流量。

秦江决定将大区域改成商业街,小区域用于菜市场和赶集,赚钱、生活两不误。

他叫来陆有才,通知把菜市场区域移到入城建筑的背面,又派了个捕快监督管理,防止滋事。

接着,秦江继续埋头苦画图纸。

进城的道路留宽一点,最多十人并行;左侧靠江,所以多安排几个客栈茶楼,窗口前后打通,又能看景,又能吹风;右侧有高楼遮阳,多修茶水店用来歇脚正好。

秦江估摸着占地面积,大概画出建筑分布图,抽空喝完茶水便急冲冲找到袁若望。

浏览完图纸,袁若望也明白自家大人这不是一时兴起,不禁有些头疼:

“大人,这能行吗?”

“当然,这段时间不也有一些外地游客过来吗?”

“可是人家都是来买手工皂的,买完就走了。有必要为了他们修那么大一块地吗?”

秦江摇摇头:

“非也,如今溪城名声渐响,可因为城内娱乐跟不上,这才没有人专门过来玩。

你想想,假如你是游客,买完手工皂后,发现这个地方又能吃又能玩,你难道不会留下来多住几日吗?若是玩得开心了,你不会想和亲人朋友一起再来玩一次吗?”

袁若望代入一想,被成功说服。

银子顺利到手,秦江开始召集赶工,争取在消暑假前完工。

大周国的消暑假在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初,共有十五天,这期间官员学子们得以休假在家。

溪城周边山林多,三伏天相对凉爽,在秦江看来算是极好的度假胜地了。

这次动静比加盖工厂那次还要明显,有不少第一次来的旅客也和居民打听:

“这是在修什么啊?”

“我们也没听明白,知府大人的新点子吧。”

“看这青砖新瓦的,你们溪城挺富的啊。”

被问到的居民骄傲地挺了挺胸:

“那是自然,我们知府大人可厉害了!溪城手工皂听说过没?就是大人制作出来的。”

“是啊,洗衣服特别干净,比黑草膏好用多了,我们这儿卖得比京城便宜,经常有人过来买呢。”

发现没打听到需要的情报,那人赶紧借故离去,到了一荒僻处,将手中信鸽放飞。

小白鸟悠悠飞到京城一户人家。

男子骨节分明的大手展开信纸,在火上炙烤,显出字来:

预建高楼数幢,不知用途。

“啧,秦大元帅可真是不消停,那么热的天还如此兴师动众,真是让人讨厌。”

男子起身,讲究地理了理衣袖,唤来侍从:

“马车准备,我要去襄王府一趟。”

襄王是大周国的七皇子,丞相评价其温和儒雅、谦谦君子。民间甚至有传言,若不是这位殿下生母家世不够显赫,兴许也能争一争储君的位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