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局面63(1 / 2)

这一夜,整个吉春都不太平,不少人听到隔壁家出现打砸的声音,还有人听见跪地哀嚎痛哭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家里有小孩子的,纷纷关紧房门,生怕有什么脏东西顺着门缝溜进来。

有胆子大的试图拉开房门张望,却什么都看不到,就跟见了鬼一样。

不过这些事终归跟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

非要说有什么联系,就是江边的鸽子市似乎换了个老大,之前的那拨人没了踪影不说,整个鸽子市也焕然一新。

鸽子市和黑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为啥叫鸽子市,说白了,以前就是卖鸽子的地方。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信鸽就相当于电话、手机、BP机,承担着人们传递信息的重担,有需求,自然就有相应的市场诞生。

卖鸽子的人需要一块地方来卖,买鸽子的呢,也得知道到哪去买,时间长了,鸽子市就形成了。

发展几年之后,鸽子市规模越来越大,所卖的东西也越来越杂,从一开始只卖鸽子,慢慢的,鸡鸭鹅全能在这里找到,再后来,猪牛马啥的也能看见。

而现在,随着大家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卖菜、卖鸡蛋、卖衣服的,通通自发前来,在鸽子市占据一块地方。

江老六管的时候,鸽子市就一个特点——乱!

这个乱不仅仅是摊位乱,卖的东西乱,特指人多杂乱。

来鸽子市走一趟,得做好从头被扒到尾的觉悟,小偷小摸数不胜数,就算运气好没被偷了钱包,被卖货的宰一顿也时常发生。

有人问了,这么乱的地方,为啥还有人去?

只能说问这个问题的人,还不了解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物资的需求有多么强烈。

不像后来,想要什么,打开手机,点开淘宝京东,要啥有啥。

现在这个时代,想要买点好的,要么拿上钱票到供销社,要么等人送,要么就得到鸽子市挨宰。

供小于需,卖方市场,买主的地位自然高不到哪去。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周秉申的入驻发生了变化,记住,是彻头彻尾的变化。

沿着江边广场往东走上几百米,就能看见两栋欧式建筑屹立在那,就像两个守卫,紧紧扼守大门。

两栋建筑中间所夹的长街便是鸽子市,再往上倒30年,这里相当于京城八大胡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胡同变成了鸽子市,从南到北七八百米长,规模相当大。

以前的鸽子市入口有看守的,盯梢的同时,还要负责收门票。

没等进市先交钱,这是江老六立下的规矩,买主5分,卖家1毛,长期包摊位的另算,都是按人头收费,以鸽子市每天的人流量,每天光是收门票就能收大几十,逢年过节,还要翻几倍。

可是现在变了,入市不要门票了,但市场内也划分了片儿区。

长期卖货的需要承包摊位,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没关系,跟市场分成就好。

偶尔想来卖货的,市场也不收钱,但只能到指定区域去卖,不能乱跑,价格也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制定,不可随意定价。

等东西卖出去了,再到市场管理处去交份子,不多,统一都是一成,卖一块交一毛,卖两块交两毛,卖不出去就不用交,主打的就是个诚信经营。

这样一搞,来鸽子市卖货的人越来越多,所卖货物种类越来越杂,市场也越来越热闹。

而对买家来说,鸽子市也变得愈发友好,不用花钱就能进,哪怕什么都不买,看看热闹也挺有意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