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1 / 2)

米是长长的,他还没见过,自家吃的好像都圆圆的,他就听说东北的五常大米好吃。

赵信全觉得这话不假,“那当时找你来干的时候,你还推三阻四的。”

师傅听了这话有些不太好意思,“那不是上一家不行吗?都差点吃的进了医院,还受了一肚子的气。”

他们也就是赚个辛苦钱,都说农民工最脏最累,都看不起,但他们也是有尊严,也要脸,人家那样,再缺钱也不能干,人穷还非要志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师傅们也都盛了第二碗,倒上一些茶,边吃边喝的,明天不知道还能吃啥,这干活干的还挺期待的。

等师傅们都盛完,锅里还有一些。

“你们几个谁还吃,过来盛?”徐小溪已经吃饱了,她还吃了大半碗呢。

张悬跟赵明柚都赶紧举手,再剩下的他们几个又分分才算吃完。

龙腾飞是真的吃的饱,他都打了一个饱嗝,“徐老板,这半年我想的就是这个味,好吃,我得去散步了,我们明天见。”他揉了揉肚子,明天去店里看看都有什么新菜,怎么说也要全部吃一遍。

徐小溪点头,“行。”

龙腾飞提着自己的包准备还是去找那个酒店,这么好的季节他得多在江县玩一段时间。

徐淮他们吃的个个都撑着,然后刷锅洗盆的,省了洗碗筷就是快了好些。

黄婶子今天怎么都不敢出来,别让小徐以为自己故意去蹭饭吃的,她就闻着那个味,一直等到差不多一点多,他们收拾完后,外面师傅们休息完,开始干活才带着孙女出去串门,就过个马路,在对面,人家也是跟她一样在家里带孩子的,正巧一起说话。

“你家邻居做饭真香啊,不愧是开饭店的,中午给我家孩子香的,都想去要一碗。”

黄婶子让孙女在爬爬垫上自己玩,自己坐在凳子上,“可不是,我中午自己煮的面条,怎么都觉得难吃,也不敢出去,怕咱们故意去蹭饭的,不过她人很不错,就算是今天我过去,人家也不会说啥,还热热情情客客气气的,到时候她家要搬过来,我介绍你们认识,你就知道了,真是人漂亮又会说话办事。”

邻居也点头,昨天看了一眼,但离得远,模糊的,但就知道长的白人也瘦,个子也不低。

“那可期待了,昨天第一天盖房子,第一次见那么多来送东西帮忙的。”证明人缘不差。

徐小溪是下午没啥事,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家休息,午休,毕竟早上起来的太早,结果两点多收到了徐刚大爷的电话。

“那个柴火我给你送过去已经堆好,也带了塑料布给盖上了,下雨也不怕,也没叫你,弄好就走了。”

徐小溪本都准备出门了,这又坐下。

“谢谢大爷,下次来一定要告诉我,我也没那么忙。”

徐刚大爷笑了下,“跟你说啥,这么点小活,我站在那边又看了一下盖的质量,干的不错,进度还算是快的,你就放心吧,柴火我算着,不够的时候我再给你来送。”

徐小溪嗯了下,然后就挂了电话,等到房子盖好,到时候就在院子里摆上一大桌,把大家都请过来,都好好的吃顿饭。

这忙起来,时间过的就快,房子一转眼就盖了大半个月,今个是农历三月初四,天气是真的好,都穿上了春装,徐淮早自习去的时候在校服褂子外面穿上一个厚的外套就行。

春天万物复苏,微风吹着,不冷不热的,大家都喜欢到外面去溜跶散步。

因为明个是体育考试,今天是周三,徐池他们还在上学,徐淮倒是放假了,周老师在群里发的通知,让孩子们在家里好好准备,别吃什么不该吃的,养好身体。

徐小溪下午没事,跟赵奶奶和刘奶奶一起去城边的村里弄了不少的野菜,去的是刘奶奶的亲戚家里,捋的榆钱,这是长在榆树上面的,形状就又小又圆,很像古代的那种铜币,所以就叫榆钱,一大袋子,回家蒸着吃,做榆钱窝窝头。

还有马英菜,地上长的都是,挖了一小篮子,原来跟徐淮他们说再做荠菜肉包子的,忙的也没顾上,荠菜是春天江县第一个能长出来的野菜,新鲜,但再过一些日子味道就不如最早的那一批,所以准备回来包马英菜的肉包子。

香椿是刘奶奶亲戚家自己种的,嫩嫩的香椿叶,可以炒鸡蛋,也能跟辣椒拌在一起,下饭用,跟芫荽一样,爱吃的非常爱吃,不爱吃的闻到那个味道都想吐,刘奶奶就是不爱吃的那个,她也没要,就赵奶奶跟徐小溪分了。

面条菜是这边的土话叫的,具体的叫普通话是咋说的都不知道,但长的像是面条,用面蒸上,后面加上香油跟蒜汁,特别好吃。

徐小溪跟赵奶奶都提了不少回来,但徐家人多,吃的也多,所以拿的也是最多的。

朱老师在单元楼正在纳鞋底呢,一到春夏天里,任校长就喜欢穿做的鞋子,穿上比买的鞋舒服。

“回来了,我下午就听说你们去挖野菜了。”

徐小溪拿出来一些,打开袋子递到她面前,“朱老师,你们家要吗?这次弄了可不少?”

朱老师站起来看看,“这香椿,任校长爱吃,我要一把就行,晚上凉拌一下,夹馒头吃。”她伸手直接抓了一把,说完又看看徐小溪,“你看看房子盖了半个多月,你瘦的,得瘦了好几斤。”原先脸颊还有点肉,现在是特别瘦,下颌线清楚地很,语气里还挺心疼的。

赵奶奶在旁边站着叹了声气,“那你说的,就算是不缺吃不缺喝的,盖房子操心啊,她跑前跑后的要去联系买东西,人家师傅说缺了啥都得找她。”操心人就不会胖。

徐小溪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说瘦了,店里何姐跟程大娘今天还提了呢。

“没事,等到盖完就再吃回来,我守着个饭店还能把自己饿瘦了。”

朱老师听她这么说笑了起来,“盖房子就是这样,操心,不过我昨天去看看,进展真的快,你这等到五月份就差不多了。”

徐小溪也是这样觉得,跟养孩子一样,一天一个样。

“对,师傅们干活都可勤快。”

三个人站着说了会话就上去了,这会四点多。

徐小溪临走之前特意和了一盆面,就是准备着包包子的,这大半个月基本上都没在家里做什么好吃的,平时吃饭都是怎么简单怎么弄的,要不就是周六日也在新家那边跟着师傅一起吃的大锅饭。

“我回来了。”

徐淮在房间里给张悬讲题目呢,越临近中考,越紧张。

张悬在普通班里能稳住第一名,但他很想像徐淮赵明柚一样能进重点班,不然到时候就是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放假这一天,他都找徐淮来补习一下物理。

徐淮听到声音从房间里出来,到客厅里。

“小姨,肉馅我剁好了,放在盆里了。”

徐小溪嗯了声,换上拖鞋,洗洗手再戴上围裙,“明个考试,你穿的鞋子还有衣服都准备好了吗?”

体育考试鞋子要舒服的。

“鞋子就是那双运动鞋,衣服里面穿的短袖,外面就是校服。”徐淮觉得还是校服最舒服,穿的久也习惯了,而且宽松。

徐小溪把野菜都拿过来,然后坐在小马扎上准备摘菜,天气暖和了,听他说这么穿也行的。

“我择好菜,一会就准备吃饭,今个都是野菜。”

蒸榆钱跟面条菜,包马英菜包子,把香椿跟辣椒凉调一下,再煮个简单的小米粥,徐淮喜欢吃鸡蛋蒜,正好一会徐池也放学了。

徐淮也拿过来板凳一起坐下来择菜。

徐淮看他也像是瘦了,“张悬呢?还没写完吗?”

徐淮点头,“我给他找了一套卷子,应该快写完了。”

徐小溪叹了声气,现在孩子的压力多大,其实都知道学习,张悬妈妈前两天还给自己打电话说才知道盖房子的事情,一下子就给她转过来五万块钱,让她用,不着急还,她手里有钱就没收,说起来张悬学习的事情,也挺心疼孩子的,但没办法,父母心疼长大进了社会,社会可不心疼,只能给孩子做好后盾。

“一会在家里吃饭吧,我这准备的多。”

徐淮笑了起来,“我刚刚就跟他说过了,他就没打算回家。”

两个人择菜也快,徐小溪先把马英菜给洗干净切碎,然后跟猪肉馅搅拌在一起,放盐,酱油,香油,其他的啥也没加,刚刚挖出来的野菜,就是鲜,加太多调味料就会压住那个野菜自己的味道。

就跟蒸菜一样,基本上也就放盐,香油,别的啥也不放。

面已经发好,拿出来揉一揉排气,然后再醒上十几分钟,再揉就是上劲,才切成剂子,擀皮包包子。

张悬的卷子写完,徐淮过去给他批改一下,然后顺便把错题直接讲完巩固。

五点十分,徐池到家,徐小溪已经把包子都已经上蒸屉开火蒸上了,总共三层,大概有二十个包子,电饭锅里小米粥已经煮上,里面的蒸屉上面放了七八个鸡蛋,准备做鸡蛋蒜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