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 / 2)

“我觉得这个汤圆比买的好吃多了。”

徐小溪刚刚尝了一个,她放的白糖没那么多,甜但不会齁甜,所以可以多吃几个。

排骨炖的软烂脱骨,肋排虽然稍微贵一些,但确实好吃。

不过徐淮他们几个更喜欢吃鸡爪粉丝煲,鸡爪跟鸭掌吃的干干净净,里面的粉丝金针菇也不剩。

这一顿饭做起来虽然麻烦一些,但基本上全部吃完了,就连饺子跟汤圆都刚刚好。

赵明柚也很爱吃死面饼子,自己吃了三个,十个一个不剩,用饼子还把碗里的酱豆都擦了擦,碗里面都是干干净净的。

徐淮他们三个下午就要去学校上晚自习,这过了年,听老师在群里说,重点班的学生希望三星期能休息一次,一直到中考结束,抓的特别严格。

没办法,江县人多,分数线也高,只能加劲努力学习,考更好的分数,才能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几个人把碗筷都收好。

五点多一起从家里出发去了学校。

陈耳东跟徐池就比较轻松,他们明个开学,小学生的日子也只有最后这个学期。

第二天十六,徐小溪七点多把徐池送到学校,自己骑着电动车就去了店里,计划就是上午打扫卫生,缺什么的赶紧去菜市场买上,下午要在店里炖汤,十七就正式营业了,群里好些人都已经在催自己了。

昨个下了一天的雪,但乌石胡同已经都扫的干干净净的,只有挨着墙边还有层层的雪。

何姐原本还揣着手跟程大娘在聊天呢,过完年,走了亲戚,简直是交换了很多八卦,谁家儿子跟儿媳妇离婚了,谁家生了孩子,谁家吵架摔了盆,这些事起码能讲半个多月,她正对着胡同入口,一眼就看到了徐小溪,赶紧就挥手。

程大娘发现也转过身子先是哎呦一声,“徐小溪,你还知道过来开门啊,这个胡同里都在等着你家店开门呢。”

徐小溪停下电动车笑着走过来。

“过年好,这不是过年之前忙了太久,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程大娘看她外面穿的这个羽绒服怪好看的,上手摸了一下,“料子也好,多少钱啊?”

徐小溪今个穿的还是秦时时送的,“我不知道,朋友送的,应该挺贵的。”

程大娘扯着自己身上的衣服给徐小溪,“你看看我的,怎么样?我儿媳妇给我挑的。”

何姐在旁边就揶揄的笑了起来,她是初十就开门了,在这里基本上听程大娘炫耀了五天,现下可轮到徐老板了。

徐小溪认真的看了一下,“是呢,我看布料也好,充绒量应该也大,不便宜。”

程大娘这么几天来,就数听到小徐老板的夸奖是最真心的。

“是,好几千呢。”

何姐扯过徐小溪,“你来看看我,是不是胖了?”

徐小溪仔细瞅瞅,也是很实在的开口,“是,有点,脸上肉多了。”

何姐听见她这么说,瞬间就叹了声气,“本来上秤的时候我还不相信上面的数字,但你这么一说,那就是真的胖了。”

小徐老板是整个乌石胡同有名的实在人,所以她说的都是实在话。

徐小溪笑着看她,“我觉得何姐胖了一些反而好看,过年前是忙的瘦的,现在觉得有福气。”

何姐瞬间就又高兴起来,“真的啊?那就好。”

程大娘倒是看徐小溪没什么变化,人还是这样,“你明个开门?”

徐小溪嗯了声,“我上午来打扫一下卫生,今天下午把牛肉汤炖上,不过今年估计三四月份会很忙。”还在想店里营业时间。

“为啥啊?”程大娘从自己兜里拿出来一把瓜子塞到徐小溪手里,意思就是让她讲讲。

徐小溪接了过来,“我不是买块地吗?手里有点钱,想把房子盖起来,已经付完钱也找好师傅,估计三月份就开始,不盖特别复杂的,就两层半的小楼,得俩月多,这俩月中午要管饭,我回去得做饭。”

她想着如果啥时候中午来不及,就去人家饭店里去打包一些,目前只能先这样,不过盖房子的时候,里面的师傅里还有一个是大管事的,能帮衬着自己一些。

程大娘跟何姐听完手里的瓜子都忘记磕了,两个人同时的想法就是,小徐老板是个干大事的人,都知道她买了块地,原想着也就两三年才能盖起来房子,其实在华国人的思想里不论是在乡下盖房子还是大城市里买房子,这件事情对于全家来说都是大事,但人家这买地的时候很利索,盖房子的时候也利索。

“那看来你这个年也没闲着啊。”

徐小溪点下头,“早点盖起来就早点住进去,反正早晚都要盖。”

程大娘真是越来越喜欢小徐老板,这孩子好,有魄力。

“行,到时候有啥需要帮忙的,告诉大娘,大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何姐也在旁边点头,“你到时候有啥需要帮忙的千万开口,盖房子可不是个小事。”他们两口子也想弄房子,但一直没定下来。

徐小溪都知道的,“那我先去店里忙了。”她说完就过去开门,今天是个大工程,外套脱了,穿上围裙,先从厨房里开始收拾,冰箱里的保鲜层基本没什么东西,当时关门的时候她就都做好准备了,冷冻层里还有一块没用完的五花肉,其余的也没了,就等着下午他们给自己送了,冰箱散散气,拔掉电源,全部都擦上一遍。

厨房的锅碗瓢盆都要重新洗一洗,外面的桌子板凳擦擦,地拖拖。

程大娘跟何姐在外面看徐小溪进去忙活,也觉得她挺厉害的,从一个小店支撑起来,做饭又好吃,能赚钱,自己把日子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本事的人都这样,把自己的时间都安排的好好的。

徐小溪收拾完才十点多钟,她在店里坐着休息一会,茶壶里已经烧上了热水,然后就是各位合作的老板们过来送牛肉猪肉鸡腿,过完年就是这样,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几个人到这边水都没喝。

她上午就把牛肉汤给炖上了。

何姐也是回家做的中午饭,是她婆婆给包的饺子,葛前进已经去干活了,家里就她自己,所以吃的就稍微就简单一些。

徐小溪自己在店里在碗里和了一点点面,擀的面条,用牛肉汤煮的,店里还没青菜,坐下来安静的吃了口饭。

何姐端着碗过来串门,进来坐在她对面。

“我到门口就闻见这个熟悉的味道了,你看我们家自己包的饺子,再想想你包的饺子,你不知道我们都想吃你做的,还有我不是买的二十斤的腊肉吗?带回家给我嫂子家分了一些,她吃完就给我打电话,说明年给她弄伤百十斤。”

她吃着自己碗里的饺子都觉得没味道,皮也没那么劲道,吃起来到底味道差了不少,眼巴巴的瞅着徐小溪碗里的牛肉面,明天早上怎么着也要来碗面,主要是想喝汤。

徐小溪给她倒了一杯茶。

“好,我跟提供猪肉的老板商量过,我们是准备多养一些,扩大规模,另外还有正经的厂来加工,不过你放心,味道还是原来那个,只是就靠我自己以及厨房后面的那一小块地,肯定不现实。”

何姐也知道,她当时还没少来帮忙呢。

“只要味道正,我们都能接受,主要是现在大家都生活条件好了,手里有钱就想吃点好的,没添加剂,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小孩的,吃起来要放心。”

徐小溪理解她的意思,把碗里的汤喝完,也吃饱了。

“这个我会保证的。”

何姐瞅着她的汤,“我都馋你这碗面条,看着你吃觉得更香了。”

徐小溪和的面就只做了这一碗面条,听见她这话无奈的笑笑。

“那我现在再去做一碗,也不耽误事。”

何姐的饺子都吃完了,赶紧拦着徐小溪,“不用,我现在很饱,就是馋,明个,明个我准备都吃上一遍,你等着吧。”说完就端着自己的碗走了,她住的近,明个肯定吃到第一口。

腊月十七,乌石胡同的徐家餐馆开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