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 / 2)

回去要把盖房子的日子尽快敲定。

作者有话说:

◎“我的偶像是小姨”◎

徐小溪在车上听他们聊天, 没一会就睡着了,一直车到进入江县内,司机师傅在车里叫人, 她才睡醒,早上起来的太早, 中午又站的时间太久,身体又累又困,在车上睡了一个多小时,现在精神已经都恢复了。

司机师傅挨个把车上的四个人都送到家门口,这个时间点从省里回江县的人太少,他也没办法拉满人,不过这就行, 每天赚点,还能在家里照顾着 一家老小,比出去打工强。

徐小溪到家里不到五点,天已经半黑不黑了,她从大马路边上下来,直接从在这条宽的路上走过去路过刘奶奶门口,拐弯就是单元楼门口,结果接到了秦时时的电话, 还没说话呢,就听到她有些激动的声音了。

“溪姐, 溪姐,我拿下这个女二号了, 拿下了, 好的导演好的本子, 还是电影, 我真的很激动。”

秦时时初五下午试的角色,今天导演那边才给回复,时间漫长到她都以为没戏了,经纪人也这么觉得,都劝她接一个电视剧的女一号了。

“是吗?恭喜你,你那么努力都是你应得的。”

徐小溪能感受到她的喜悦,虽然她从来不说自己一路上走到现在有多辛苦,但很多事情有多辛苦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的时候就会多高兴。

秦时时嗯了一声,她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张小念走到她身边,轻声提醒她,“时姐,马上开拍了。”今天是杂志拍摄。

徐小溪也听到了,“快去忙吧。”

秦时时这才挂掉电话。

这会网上关于秦时时出演向导电影的女二号已经都在讨论起来,官博刚刚发了演员表。

秦时时的粉丝也都还有些不相信,过年的时候的营销号居然说的是真的,但肯定不是靠腊肠吧,没一会就有大粉出来辟谣,说初五只是去试戏,营销号天天瞎编,不要磨灭艺人自己的努力。

网上自然说什么都有,不过很多都是羡慕的,秦时时作为同阶段的流量小花,率先迈了一大步出去,如果她这部电影表现很好,那就会彻底拉开差距,多的是人不想盼着她好。

这几天昼夜温差开始大了起来,中午是最暖和的时候,可以晒会太阳也是暖洋洋的,但到了晚上就冷的不行。

徐小溪到家敲门,徐池打开门就看到她。

“小姨。”

徐小溪笑着伸手摸摸他的脑袋,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把鞋子换了,脱掉羽绒服。

“这会饿了不?”

她是饿了,这休息好,又睡了一觉,恢复了精气神,肚子早就咕噜噜的叫起来。

徐池点头,他中午在赵老奶奶家吃了一大碗的面条。

徐小溪先去洗洗手,打开冰箱,马上就要到元宵节了,要包汤圆跟饺子,拿出来里面的五花肉,还有一颗小白菜,是自家那边菜园子里长的,虽然不大,但脆灵灵的,还挺甜的,这么冷的天就吃个烩菜,再烙两张酱香饼,拿过来一个盆用温水和面,然后就放到一边醒着就行。

五花肉切片,热锅里不放油,把五花肉的油都烤出来,五花肉变的焦香,然后再倒进去热水,直接白菜跟粉丝一起放进去,放盐酱油味精调味调色,盖上锅盖。

徐池从客厅里跑到厨房门口闻着刚刚炒肉的香味。

“小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徐小溪看面团已经醒好,想着家里只有牛肉酱,“洗个干净碗,去赵老奶奶家里要一碗酱豆。”

徐池哦了一声,捋起来袖子洗干净一个瓷碗,然后捧着去了对门。

江县人基本上冬天家里都会有提前做好的酱豆,有的是西瓜酱豆,但最传统的就是单纯的黄豆酱,是需要挑选好的黄豆,先煮熟,然后在铺开放着让它自然发酵成布满菌,这类的就是发酵成了,然后再加入其他的各种调料一起调拌好,放到大缸里盖好,不能接触空气,放到阴凉的地方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吃了,这类的酱豆里放了大量的酒,所以发酵出来的都酱豆非常醇香,一般早上不想炒菜就挖出来一碗放到篦子上蒸一蒸,热的凉的都能吃,滴上香油,热气腾腾的馒头掰开直接夹上酱豆,吃起来特别香。

赵老奶奶做酱豆的手艺是从年轻的时候就会的,几十年下来已经是炉火纯青,基本上放多少盐都拿捏的很准确。

徐池捧着大半碗回来。

“小姨,够吗?”

徐小溪看了一眼,差不多刚刚好,她已经擀了好几个饼了,平底锅放在灶上,平底锅刷油,把饼铺在上面,酱香饼的饼底要擀的稍微薄一些,比平底锅要大很多,这样在放饼的时候一点点带进去,才会出来褶皱。

家里的平底锅没有盖子,稍微拿一个不是很符合的别的锅的盖子给盖上,煎的焦黄,酱料在上面铺满。

第一个很快就做好,酱豆的醇香跟热气酥脆的饼碰撞在一起,酱豆能解腻,香脆咸香。

徐小溪把新的饼放到平底锅里,旁边的炖菜已经完全熟了,关上火,盛出来两碗烩菜。

“徐池,你端的时候小心一点啊,太烫。”她都特意没盛满的。

徐池嗯了一声。

徐小溪把第一个酱香饼放在案板上切开,再放进-盘子里,一起给端到小饭桌上。

这会已经六点多,天是完全黑了下来,正月十四十五,徐淮会放两天假,他自从开学还没休息过。

“吃饭吧。”

徐池用筷子夹着一块饼先单独的吃上一口,再吃一口热腾腾的烩菜,外面的早餐摊上最不缺的就是酱香饼,但他是第一次吃自己家里做的,小姨做的更酥脆一些,饼也没那么厚,赵老奶奶家的酱豆真好吃。

徐小溪吃了大半碗的烩菜,一张多的酱香饼,酱香饼热的时候最好吃,总共也没烙几张,徐淮等到晚自习放学的时候给他和上面再做一些,这个做起来也方便。

吃过饭,徐小溪坐在客厅里写写画画,在想盖房子的事情,一般是三四月份,因为这个期间的气候湿润,但又不会经常下雨,春雨贵如油,夏天是雨水季节,这个房子比较简单,大概两个月就能完事,再简单的装修上,通风散气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明年的新年就在新房子里过了,她算好时间看着自己写下来的时间,抿嘴笑笑,之前徐淮还跟自己说想养一只边牧,觉得聪明,其实她还挺喜欢田园犬的,到时候可以养两只,反正院子大也能随便跑,主要是可以看家护院,每天下午忙完也能遛遛狗,明年的日子肯定比今年会更好,也不会紧巴巴的。

正月十四大晴天,阳光很足,照在人身上懒洋洋的,徐淮是中午的课上完就放假了。

年过完,江县就显得冷清很多,大门上还贴着红色的对联,好像过年就在昨天一样,但很多打工人都是初六七就走了。

徐小溪已经跟合作的各个老板打完电话说一下配送货的事情,店里十六就准备开始营业,她把家里被子都抱到楼下的绳上晾晒一下,阳台上晒都是衣服,还有床单被罩,已经没空了。

朱老师跟赵奶奶刚刚晒完,正在楼下说话呢,见徐小溪下来就招手让她过来。

“这个绳子还空着呢,你来晒吧。”

徐小溪抱着两个,先都搭在绳子上,然后再一个个的铺开。

赵奶奶背着手站在这里。

“明个十五,你汤圆买了没?”

徐小溪边用旁边的竹竿拍打被子,边跟赵奶奶说话。

“不买了,自己在家里包,徐淮跟徐池都在家里,我带着他们一起包着玩,再做两个别的菜就好了。”

朱老师在旁边听着笑了笑。

“我看徐淮过年那几天脸上吃的有点肉了,结果这一过完年上几天课,人就瘦了下来,昨天晚上下晚自习的时候我正巧碰见。”

徐小溪叹了声气, “他们这过不了多久就要体育考试跟实验考试了,每天都要训练。”

赵奶奶也点点头,“现在的小男孩吃多少都很少胖的,除非就是遗传的胖,他正长身体呢,我看徐淮得有一八五了吧。”

“有了,这大半年长了几厘米。”徐小溪过年的时候让徐淮跟徐池都量了身高。

朱老师听着徐淮都要上高中了,这孩子长得快着呢。

“过不了几年读了大学,再毕业工作,后面再谈个女朋友结婚。”

徐小溪倒是没想那么多,他们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自己去过,这正说着话呢,徐淮骑着山地车就拐弯到胡同里来了。

徐淮把车子停到车棚里,还单肩背着个书包,身高腿长的三两步带小跑就到她们几个面前了,挨个叫了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