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 / 2)

今天是小年,她到家里拿出来买好的麻糖。“今个都要吃,你们俩记得每人吃一根啊。”她就给放到餐厅的桌子上,然后把这一袋子的细粉给放到厨房里的墙边立着,这样随时吃能随时拿,又在客厅里铺上一个大袋子,把红薯也都倒出来晾上,个头都不算很大,蒸着吃,煮红薯汤都行,玉米花封好口,免得跟空气接触过多,不脆了。

徐淮从卫生间出来,过来还要帮忙。

江县的小年本来是中午就要吃饺子的,但中午喝了羊汤,就只能晚上包饺子了,俗话说过了小年都是年,从腊月二十三到元宵节之前都是过年的喜庆日子。

徐小溪从冰箱里把猪肉拿出来解冻,现在是肯定不饿,晚上要是不想吃,就提前把饺子包出来放到锅排上,盖上布,直接放到外面窗户上冻着就成,明天早上起来就能煮上。

今天张悬家很热闹,他爸妈从外地回来,一路上打了很多电话跟视频,都是问到哪里了。

张悬爸爸张同响开着车回来的,总共一千多公里,开了十几个小时,幸好高速上还只堵了俩小时,今年道路管控倒是做的好了一些,他跟媳妇替换着开的,遇到服务区又休息了一段时间,这样还是很累。

张奶奶张爷爷也都很高兴,不管咋的,安全到家就行。

他们是下午三点多到家的,张悬到地下停车场接的他们。

钱丽铃在楼下就看到了自家儿子,眼睛一直盯着他看,长高,也瘦了很多,怎么看怎么喜欢,从前她就嫌弃太胖了,伸手拍拍儿子的肩膀。

“现在这正好,这半年变化可真大。”

张悬被亲妈这么打量着,还有些不好意思,上前把后备箱里的东西帮忙都拿出来,一家人才从地下停车场一起坐电梯上楼。

张悬奶奶已经提前给他们打电话说了,回来就吃面条,上车饺子下车面,面条是长的,寓意就是希望他们能在家里时间长一些,站在家门口等着他们,一眼就看到自己儿子,黑了,看着又老了,不过还是上前先跟儿媳妇说句话。

“路上还顺利吧。”

钱丽铃点头嗯了一声。

张奶奶跟儿媳妇寒暄完,就一颗心扑到儿子身上,上去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的。

钱丽铃在旁边看着都理解,她刚刚进来也只一颗心都扑在孩子身上,谁的孩子谁疼。

张悬爷爷是个传统的人,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只看着一家人都热热闹闹的回来,就站在一旁笑着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进来吧,锅里给你们煮着面条的,都是你们爱吃的黑菜面条。”

黑菜是江县人从小吃到大的,源自于长辈的一些原始的储存青菜的方法,一般是用新鲜的荠荠菜,萝卜缨子,经过洗净,晾晒的一些方法,最后变成颜色偏黑,一直晾晒到没有水分的干菜,冬天用来煮面条,或者包肉馅包子。

张同响在外面就想念这口,他在南方手里也有钱,啥也不缺,但就是这个不显眼甚至卖相难看的黑菜面条让他念念不忘,像是走多远心里都念着这个。

“好,好,我饿了,就想吃这个。”

张悬奶奶听到儿子说,赶紧到厨房里去洗碗先盛上两碗。

张悬给他爸妈端到饭桌上,筷子也拿好。

钱丽铃也是惦记着这口,特别是婆婆煮的面条还是手擀的,那味道更是不一样。

“辛苦妈了,我给您和爸各自买了一身衣服,一会找出来试试。”她过去坐下来端着碗先吃了一口,又看看公公婆婆这一年也都身体健康,还在家里一直照顾着张悬。

张同响还剥了两个蒜瓣,给媳妇一个。

张奶奶对儿媳妇很满意,她有本事能干,又孝顺,性格直爽,一家人相处起来就算是有什么磕绊,但说过去就过去了,听到这话当然是高兴。

“你记得给你那边的爸妈也买。”她坐下来嘱咐一句。

钱丽铃在这件事情做的是一向公平的,“妈,放心吧,都有。”

张奶奶这就高兴了,老人没啥心愿,就希望孩子都过的好好的,孙子能考上大学,她们家还没出过大学生呢,就看张悬了。

“对了,你看那个学校群里的消息没,我们张悬考了班级第一名呢,可聪明了,比他爸小时候聪明。”

张同响在旁边端着碗呼噜呼噜的吃面条,听到这话无奈的看她一眼,“妈,我小时候也挺聪明的。”

张爷爷在旁边站着看他,“那不对,你小时候没张悬聪明。”

张同响一听也不反对了,现在都是隔辈亲,被说他都习惯了,闷着头继续吃面条。

钱丽铃吃了一碗半,她已经吃撑了,然后过去把带回来的箱子打开。

张同响在吃第三碗,他一到要长途旅行就基本不爱吃东西,顶多喝点水,也不觉得饿,到家里就猛吃。

“妈,这是您的,爸,这个是您的。”她找出来衣服都给递过去。

张奶奶张爷爷接过来衣服一摸就知道估计又花了不少钱,其实不在意东西多少,就是那个心意,儿子儿媳妇心里有他们这老人比啥都强。

“别买太贵的,我们穿穿就行,你们这往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钱丽铃把里面给儿子买的衣服也拿出来,听见婆婆这话,整理行李箱的动作不停,“那赚钱就是给你们花的,大过年的都要穿上新衣服。”

她还给张丽霞带了一套护肤品,她们之前俩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认识,关系一直都不错。

张悬站在一旁想起来个事情。

“小姨说,二十五请咱们过去吃饭呢。”

钱丽铃听到这话哎呦一声,“那行,我正好要过去给她送些东西,人家回来这半年,你去人家家里吃过多少回饭了。”

张悬是觉得数不清楚了。

张同响这会也没坐在板凳上了,站在一旁捧着碗看媳妇收拾东西,接了句话,“我也能去吗?”

钱丽铃撇撇嘴,“你可以不去。”

张同响自然是想去的,但又觉得不太好意思,“要不,妈你去吧,你跟丽铃一起去。”

张悬在旁边倒是点点头。

“小姨是感谢我们对徐淮的照顾,我爸又没照顾,还是让我奶奶去吧,之前我让徐淮来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奶奶做的。”

钱丽铃直接就笑了起来,给儿子利落的竖起个大拇指,还得是她大儿子,净说大实话,“说得对,妈,二十五,咱们俩一起去。”

张奶奶也没推脱,“行。”她也想去跟徐淮小姨学几道菜呢。

张同响在旁边无奈的站着,“能打包回来也行的。”

他主要是回回都被儿子说的馋,一直都特别好奇,结果回来人家店里也不开门了。

钱丽铃把行李箱里都整理出来,还有带的南方的特产,都分好箱子,给亲戚朋友的都弄好,又整理了半下午。

徐小溪在家里和面擀皮准备包饺子。

徐淮到六点多有些饿了,拿起来桌子上的麻糖咬了一口,甜脆的又掉渣,上面的芝麻扑通扑通的掉,还粘牙。

徐池坐小马扎上在帮忙择芹菜,做芹菜猪肉馅的饺子,芹菜叶子可以留着拌上面蒸着吃,放上蒜汁,再滴上香油,特别好吃。

“小姨,明天上午蒸这个菜吃吧。”

徐小溪把面和好醒着,从厨房里出来,看徐池择出来的一袋子菜叶子,“好。”

徐淮吃着的太粘牙,张嘴说话都不舒服。

徐池转过头看见,还笑话他。

徐淮有些无奈,到厨房里,“我来剁肉馅吧。”

徐小溪把解冻好的猪肉拿出来放到案板上,“这样,先切成块,然后再剁。”她笑着看徐淮嘴里还在跟粘牙的糖挣扎。

徐淮别过脸不说话。

七八点钟,饺子全部包好,盖上布都放到外面的窗户台上,冻了起来。

外面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徐小溪起来站到阳台上就看到外面又是白茫茫的一片,外面好像是刘奶奶家的小狗在跑着,雪地上都是它的小爪子印记,今天要去菜市场把明天要用的一些菜提前买回来,厨房台子上的饺子给端出来,下上三碗酸汤水饺,再把昨天的芹菜叶子蒸上,简单的吃上一顿的。

作者有话说:

◎“一千斤”◎

这会整个楼道里基本上都有锅铲碰到锅的声音, 还有各种各样炒菜的香味,外面大路上,住在两边是独立小院的, 勤快的大爷大妈,已经拿起来大扫把开始扫自家门口的雪了, 碰见邻居也会停下来说两句话,扫雪也算是锻炼身体的一种,一会功夫身上也会热乎乎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