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 / 2)

“我买的提子,香蕉,你带过去一些,记得我嘱咐你的话。”

张悬不等她说完就连连点头,“奶奶,我知道您的话,要有眼力见,我会干活的,也嘴甜。”

张悬奶奶嗯了声。

张悬从小就知道奶奶跟妈妈没什么婆媳矛盾,只要爸妈吵架,奶奶永远批评爸爸,爷爷也是。

张悬爷爷拿出来两袋子水果。“去吧,多跟徐淮这样的孩子玩,我们都放心。”

他们都认为跟好孩子一起玩就会进步,事实再次验证这个说法没错。

徐小溪炖上牛骨后,就到后面院子里把腌制了三天以上的新的腊肉腊排骨给挂上。

张悬跟陈耳东是差不多同时到的。

“徐淮哥。”陈耳东话多嘴还甜。

徐淮很喜欢他。

“怎么提了这么大的西瓜?”他上前接了过来,真的很沉。

陈耳东递过去后,手心里都勒的有印子。“大的才够我们吃。”

这会外面艳阳高照的,但同样风也很大,这种天气最冷了,风吹在脸上跟刀割一样。

徐小溪把后面院子的处理好,出来看到他们俩都到了。

“明柚呢?”

“他回老家了,今天来不了。”徐淮说起来都觉得好玩,刚刚看了一眼手机,现在还在群里发消息呢。

徐小溪哦了一声到后厨里看看炖的汤底,然后拿出来要装牛肉酱的玻璃瓶,还要洗干净后再消毒,现在有空就全部洗出来晾干净,消毒,明天不耽误装瓶。

他们几个也一起过来帮忙,瓶子洗好差不多牛肉汤也炖的差不多。

徐小溪找出来电锅把牛骨汤底倒进去,徐淮直接给端着出去,桌子拉了两个对齐,把每个袋子里的菜都倒出来到盘子里,潮汕牛肉火锅另外一个讲究就是要手工切的,这个很考验厨师的刀工,这家确实很不错,切得很讲究,肉要求在锅里要烫上十秒之嫩就能熟的,肉贴在盘子上,在一定的倾斜角度下,不会掉下来最好,而且一般是从瘦肉到肥肉的一个过程涮烫的,好的牛肉后味会是鲜甜的。

“可以了,都吃吧,这个是沙茶酱,这个是豆酱,这是酱油的,你们自己选。”

徐小溪喜欢只用酱油的,这个牛肉的质地已经很好了,涮出来的肉如果用浓重的沙茶酱来蘸,会盖住牛肉本身鲜甜的味道。

张悬吃过这个火锅,他爸妈的厂子就在广州,他第一次吃的时候很惊艳,特别是那个汤,特别好喝,还有牛肉丸,咬一口不仅劲道,还时不时的会有汤汁,跟超市里卖的那种火锅丸子一点都不一样。

陈耳东看着摆放了一桌子的肉眼睛亮晶晶,这个爱吃,那个也爱吃。

徐小溪把切好的碎芹菜给他们拨到碗里。

“喝口汤吧,除了汤底,其余的都是从外地寄过来的。”

张悬看着自己碗里清澈的汤底,还有翠绿的芹菜碎,吹了一下,然后小口尝一下,就是鲜,特别鲜,好喝。

“谁吃什么就烫什么,这个肉不用烫很久,不然就不嫩了。”她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实在太多了,希望这顿能吃完吧,赵明柚要是能过来就好了。

徐小溪先涮了一片普通的嫩肉,大概也就几秒钟,在滚烫的汤底里翻滚,夹出来,第一口没蘸任何东西,只吃牛肉本身的味道,鲜嫩,嚼劲也是有的。

牛肉要求是在宰杀后的三到四个小时内是最好吃的,超过十个小时以上的牛肉口感就会吃的时候会更加直观的感受到。

几个人吃到嘴里的肉都有些惊讶,怎么会这么嫩,又嫩又滑。

陈耳东喜欢吃牛肉丸,他放进去煮了一个,看飘起来就是熟好,轻轻咬上一口竟然还有些弹牙,他之前吃过的都不是这样的,好吃好吃,他爱吃,也不嫌烫,埋头继续吃。

徐小溪给他们还涮了脖仁,这块肉就是非常滑嫩,在牛脖颈上,肥瘦相间,在牛身上含量很少。

吃潮汕牛肉火锅还要边烫边用勺子捞上面的浮沫。

徐小溪一直都是最先放下筷子的那个。

张悬没忘记发视频给赵明柚。

赵明柚这会也在吃饭了,是在爷爷的大哥家吃的饭,什么肉都有,但他还是想吃牛肉火锅。

徐小溪都不用管,她们几个吃完还自己把锅桌子板凳都给收好,端到厨房里洗干净。

下午外面的风就逐渐停了下来。

何姐上午还晒了被子出来,一上午晒得还是很暖和的。

徐小溪下午也没在店里待着,临近过年,县里唯一一家有五层楼高的商场也很热闹,他们几个一起去玩,牛肉酱晾着就行,她自己回去到小院里看看自己种的菜,芫荽已经都发出来了,绿油油的看着就好。

隔壁的黄婶子好几天没看到徐小溪了,见她过来还站在门口说话,这会不刮风,她才敢带着孩子出来。

“你这种的几样菜都刚刚好,卡着时间的,长的都很不错。”

徐小溪把上面的柴火扒拉开一些,散散热气,“是啊,婶子要吃菜随便来摘。”

黄婶子换只胳膊抱孩子,冬天孩子穿的厚也沉,这么抱一会胳膊就酸,乐呵呵的开口。

“行,我不跟你客气。”她说完就抱着孩子还是去了老朋友那边串门。

徐小溪又收拾了一下屋里的其他木板,打量着院子,又想着自己手里的钱,明年盖房子的钱能够,二层小楼不盖特别复杂的,大概十几万不算装修,一楼就两个卧室,一个大的客厅,外加厨房跟卫生间,二楼可以盖三个房间,中间的部分也可以留出来一个大客厅,其实这些房间就已经够住了。

作者有话说:

◎“没关系,我会偷吃”◎

徐小溪在院子里瞅了一圈, 具体的还需要到时候跟师傅们商量,比如说房子内的纵深长,楼梯在里面跟在外面更是两个价格, 关上门回家,冬天的天黑的早, 五点多就黑透了, 四点半徐淮跟徐池回来。

“晚上还有啥想吃的吗?”

徐淮跟徐池都摇摇头, 中午吃的牛肉是实打实的, 即使是在外面跑了一圈也不觉得多饿。

徐小溪干脆就泡了些豆子,打上三碗豆浆,晚上吃过也就早早的各自回屋里了。

第二天七点多,徐小溪起来今天准备是把牛肉酱开始卖,她买的瓶子是能装一斤半的牛肉酱,除去汤汁还有里面的香菇,差不多牛肉每瓶是一斤多一点, 市场上的牛肉价格大概也就是二十五块钱, 她这一瓶最低大概定价是五六十左右的, 可能听着一瓶五六十很贵, 但瓶子大,肉是真切的那么多, 她原先答应大家登记的时候没说过价格, 今天到店里还是要先说清楚的。

今天早上做的南瓜红薯干汤, 煮的鸡蛋, 又上锅蒸的鸡蛋羹,炒个芹菜粉条, 热的馒头, 他们俩放假以后家里的馒头就吃的快。

“我今天过去卖牛肉酱下午再做新的, 你们俩还去不?”徐小溪说着话捧着碗吹着汤喝了一口,甜滋滋的,这红薯干还是在菜市场买的,是老板自家种的红薯,然后又自己做的红薯干,现在煮开,又甜又面,特别好吃,汤里一勺糖都没放,都是南瓜跟红薯干的清甜味,冬天的早上喝一口很舒服,到底还是粗粮对身体好。

徐淮点头,他昨天在店里帮忙一下就觉得活多,小姨自己一个人要是忙,要忙很久,他多干一些,小姨就能早点下班。

“小姨,我也去店里。”徐池在旁边也举手。

徐小溪不会拦着他们去店里干活,孩子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应该的。

“行,但是你们的寒假作业要保证能完成。”

徐池的早就写完了,他有自己的安排。

徐淮也是,昨天晚上他们俩在屋里还都各自学习了,都没影响对方呢。

早上吃过饭,三个人照旧穿的厚厚的出门,今天的天气倒是又是一个样,开始下雪,但不刮风了。

赵奶奶他们在单元楼前面放歌在锻炼身体,一到冬天里就在暖气屋里待着,觉得浑身不舒服,骨头都待的要化了。

“出门啊,小溪。”

徐小溪都习惯了,这雪下的也不算大,笑着打招呼,“是呢,到店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