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 2)

“我这也不知道咋说,真是谢谢您帮忙了。”

韩大爷听着这话摆摆手,“跟我还客气,咱们都认识多久了,我这都是捎带手的事情,真想谢我,就店里多做点好吃的,眼看着要过年,那个肠啊牛肉酱,多给我些就行,不用给我便宜,我有钱。”

徐小溪听着笑了起来,“好,您放心。”

她锁上门,带上证明,她的户口当年早就跟着全家都迁到了江县县城,也就不用再回村盖章啥的,办过户的地方也都打好招呼了,所以办下来也没有跑几趟就完事了,把钱打到对方账户上,一个崭新出炉的房产证明就到手了,小县城里办起来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从房管所出来,韩大爷接到朋友的电话要下棋,就赶紧骑上电动车走了。

徐小溪拿着房产证回去之后,就沿着那条路看了一下那片宅子,门口破旧的大门摇摇晃晃的,这个是临路的位置,简单的来说就是跟刘奶奶家是在一条线上,但中间隔了好几家,她直接推开大门,吱扭一声,进去就是杂乱无章的院子,最重要的是草很多,她看了一下院子还是很大的,里面还有一个老式的压井,走过去看一下,里面还能出水,她编起来袖子,准备回家拿了锄具,今天把这里先清出来,明天把地翻一下,尽快种上点菜,过冬能吃。

隔壁也是独门独院的小二层的院子,里面出来一个抱着几个月孩子的婶子,穿着一件灰色高领打底,外面一件马甲,下面是宽松的灰色的裤子,一双运动鞋,扎着的低马尾,长脸。

“你是谁啊?是老关家的亲戚吗?”

作者有话说:

下本开那个《春色好》古早宅斗,就很宅很斗

◎“她要流口水了”◎

徐小溪从院子里出来, 门口的锁是锁不上了,她稍微拉一下门差不多遮算是能遮掩上。

“不是,我是把这个宅子买下来了, 今个刚刚办完手续。”

婶子听见这话似乎有些意外。

“卖了?也没见家里人回来,这破破烂烂的宅子你买它干啥。”她说着话换个胳膊抱着怀里的孩子, 又不太好意思的笑笑, “你别在意啊, 我没别的意思, 这除了破,也没啥缺点,收拾收拾就行。”

徐小溪倒不会在意,看她怀里的孩子穿的干干净净的,就知道是个利落人,说话直爽一些,可能是住着这样院子的人都并不觉得这有啥好。

“是的, 我想着买下来, 过两年存够钱就盖个小楼, 住在院子里比在单元楼里舒服, 还能种种菜。”

婶子听着这闺女说话好听,人也长的漂亮, 能拿出来钱买块地就是个能干的, “可不是, 这话我同意, 咱们县里宽松,院子也多, 地也多, 有个自家的院子夏天晚上能外面坐着吃饭, 吹着风比吹空调得劲。”

她看这以后就要成邻居了,开始自我介绍,“我姓黄,在家里给儿子儿媳妇看孩子,他们俩都在帝都工作,养个孩子压力大,你叫我婶子就成,咱们以后都常来往。”

黄婶子全名叫黄淑敏,一个儿子俩闺女,儿子是老二,考上大学就留在了帝都工作,跟儿媳妇是大学同学,结了婚又生了孩子,但能力有限,孩子只能放在家里给自己带,老大闺女没考上学,早些年就辍学到南方厂里打工,后来就嫁到这附近了,小闺女考上大学还没结婚呢,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她跟自己男人,男人姓石,就跑着给人家盖房子,一天也能赚个两三百,都是辛苦钱,不过谁家过日子都辛苦,她对现在的日子还挺知足的。

徐小溪笑着应下,“黄婶子好,我姓徐,叫徐小溪,我先回去拿锄头啥的,简单收拾一下,到时候种点菜。”

黄婶子点点头,这闺女还真能干,会过日子,“你家就住那边啊?”她说着站在路边指了指那边的两个单元楼。

徐小溪嗯了下。

“那还怪近的。”黄婶子看她买院子就是家里肯定住的这种楼里,这附近就那边两个单元,还是当年县里政府给工人分的。

徐小溪也没多说,骑上电动车到家里拿出来锄头跟铁锹,再回去的时候就没骑车,走路到才两三分钟,实在近。

黄婶子已经抱着孩子到马路对面的那家那边坐在一起说话了,看对方家里也是有孩子的,坐在一起着也有话聊。

徐小溪到地里先把有人高的草都给除掉,整理出来一片地,然后铁锹翻土,明天过来把这些大块的土打碎就能种上菜,正好压井那边还能出水,浇菜也方便,还要盖地膜,不然温度太低,出不来,种白萝卜,芫荽,白菜,再来几簇韭菜,冬天吃的比较多的这几样也是够了。

她这忙完就直接走了,回家里又骑上电动车去店里,每天觉得也没忙啥,就一天天的过的很快。

何姐看她今天下午这都四点多才过来,胡同里这会是最热闹的时候,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学早,在胡同里蹦的跳的乱糟糟的,她生意这会也是最忙,看徐小溪停电动车。

“你家里有事啊?”

徐小溪嗯了一声,“韩大爷前几天给我介绍的宅子,今个去买了回来,手续都办齐全了,我去看看院子,又先简单的收拾一下。”

何姐竖起了大拇指,人家小徐老板说做什么事情就是做,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的,这才一中午时间就给买个宅子,大几万就花出去了,人能花钱就能赚钱,她手艺这么好,有时候还能出去赚个外快,再说钱这种东西反正就是有赚就有花。

徐小溪进来店里还是跟往常一样的忙,六点多才到家里,徐池都在家里学习了好一会。

今个忙了一天,她蒸锅里热了几个大包子,打了两碗豆浆,炒了一个青菜,一个丝瓜鸡蛋。

两个人七点多才坐下来吃饭,香辣牛肉酱也拿了一瓶新的倒到盘子里,让蘸着吃,辣的下饭。

“我今天买了一块地,就在那边,今天下午去收拾一下,明个把菜种上,等到存的钱再多一些,我就找工人弄材料,把房子盖起来。”

徐小溪跟他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个房子是能住人的,但毕竟太小,那边盖的大起来,家里来个客人也能有地方。

徐池什么意见都没,“小姨您安排就行,我们都听您的。”

徐小溪看他乐呵呵的大口吃饭,比刚刚见面的时候看起来状态都轻松很多,“你们班那个同学没再欺负你吧。”

徐池果断摇头,他咬着大包子,今天早上给陈耳东带了一个过去,他说都没尝出来什么味道,希望明天再申请一个,他那点小心思。

“没有。”

徐小溪也放心下来,晚上吃过饭洗澡刷牙,她因为下午还收拾地有些累,本来是想等徐淮放学回来的,结果躺在床上没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她是不到五点就醒了,这一觉睡的神清气爽,把客厅的灯打开,洗好手把早饭先做了,然后到卫生间洗漱,今天跟昨天的天气差不多。

徐淮是五点的闹钟,响一下就立刻按掉,小心的穿上衣服就出来了。

“小姨。”

徐小溪刚刚洗完脸,随手把头发挽成一丸子,这样干活也方便。

“早啊,早饭在锅里,你洗漱完估计就好了。”

徐淮还有些迷糊,但也没忘记点头。

徐小溪动作小心的到他们卧室看看徐池,又把被子给他盖的严实一点,也幸好是徐池足够独立能照顾好自己,不然她每天这么早去店里也不能这么顺利。

两个人洗漱好只留下徐池的早饭,就都赶紧出门。

张大山发出去的视频又把徐家餐馆推上了热搜第一,下面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家的各种疑问,到底是回家还是留着大城市,他前面的视频点击量也创了新高,很多广告也随之而来。

徐小溪骑着电动车刚刚到店里,打开灯,就收到了张大山的微信消息。

“徐老板,我最近广告报价都高了,但我觉得这都是因为江县给我带来的,所以我准备拿出来一部分收益,你看看能不能给我捐了,给乡下修路或者是修学校都行,而且别告诉别人。”他不太想让媒体什么啥的知道。

徐小溪其实也不太清楚怎么弄,而且就算是拿到钱也找不到可靠的路子,要确定把这笔钱真的用在应该的地方,想了一下觉得可以把钱给王主任,她是最热心的人,而且人品有保证。

“我建议是给到我们这边的那个王主任,你认识的,五金店家里吵架跟葛大娘的事情都是她处理的,到时候让她保密就行。”

张大山也觉得可以,“好,到时候我看看多少钱,咱们再联系。”然后他说完又看着对话框,他偶像真好,真的特别好,就单情绪稳定这一点就很厉害了,遇到啥事好像都能应付的过来。

徐小溪在店里刚刚回复完消息,就在厨房里听到门口有行李箱轮的动静,她把肉跟猪蹄都已经在锅里卤上,从厨房出去。

“时时?”

秦时时戴着口罩跟帽子,听到溪姐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名字叫了出来,都有些惊喜。

“溪姐,好久不见,你居然一眼就能认出来我。”

徐小溪也挺意外的,“你怎么这会过来了?前两天不是还说工作很忙。”

秦时时把口罩帽子摘下来,纯素颜,她现在身体调节的特别好,皮肤状态也好,所以出来也不怕被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