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 2)

这次谈的合作饭店都是来池塘里现场看了的,定的虽然不多,但等口碑发酵,自然而然的客流量就会多了。

找的帮忙干活的工人也是徐家村的,一天多少钱都是定好的,来应聘的也不少,很多都年龄五十多岁,在家里种地干活的,有的一把子力气。

唐山到了之后准备好网,还有借的车,穿上一身的胶皮衣服,这样的就是下水也不冷,还隔水隔泥很好用,就是在水里走的时候不是很好走。

一网兜上来,都是白花花乱蹦乱跳的大鲤鱼,看着是真的喜欢人。

华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丰收,看着这场景,总是会让人觉得努力的再多都不是白费的。

唐山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开头是好的,这边鱼出网,下面就是开着车给谈好合作的饭店送过去,不过要鱼约定的时间也都不一样。

两口子也不是抠门的人,给来干活的,也每人一条鱼,工钱也都是现结的。

唐山来城里送鱼连带着给徐小溪也送来。

徐小溪今天就等着呢,一辆三轮车停在门口。

“唐老板?”

何姐正在斜对面给摆东西呢,就看到这个送货的男的提出来的大鱼,新鲜是绝对新鲜,真活蹦乱跳。

“徐老板,鱼送来了,这是你昨天说的三条,怎么样?”

六点多天还是黑的,胡同的路灯还亮着,呼气出来都变成了雾。

唐老板穿的很厚实,是羽绒服。

徐小溪看着这大鱼也很惊喜。

“这么大呢?真厉害啊。”

唐老板冻得吸吸鼻子,“这祖传的吃饭手艺,隔行如隔山,就跟徐老板你的手艺好,同样的食材你跟别人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

徐小溪听着这话笑着点头,伸手接了过来,“真是辛苦了,进来喝杯热水。”

唐老板赶紧摆摆手,“还有好几家要送呢,第一次送货不能迟到,我先过去了。”他说着话就上了三轮车。

徐小溪这边也准备把鱼丸汤给做上,大料都备齐了,利落的把鱼处理干净,先把鱼头给熬上汤,料包扔进去就让大火先炖开,然后再转小火慢炖,鱼肉去刺,鱼肉捶打,做鱼丸也就这个过程比较费劲。

何姐那边摊子一摆好就过来了。

“小徐老板,今个有新菜,我刚刚看到了。”

徐小溪锤丸子出了不少汗,不过本身一天也就六十个,三条鱼,工作量不算大,而且也就这一个费力气的活。

“是呢,鱼丸汤,夏天那会上过的,这不是到秋冬了吗?我改了一下大料的配方,适合秋天喝。”

她这会才把鱼肉给捶打好。

何姐听到都激动,她特别爱喝鱼丸汤,但她吃过的都只有超市里卖的那种涮火锅的丸子,但说起来也没啥好吃的,只是夏天那会她也没来过店里的。

“我们要两碗。”

徐小溪嗯了声。

不到八点,程大娘跟张大山一起来到店里。

何姐在店里跟闺女视频,她在网上给闺女买了新衣服,直接就寄到家里了,这会闺女穿上正给自己看呢,看到他们进来挥了下手算是打了招呼。

不过看她在打视频,也都默契的没说话。

徐小溪正巧到店里写小黑板。

“早上好。”她说话的声音也不大。

何姐这会把视频挂了,到点闺女也要去上学了。

程大娘看着徐小溪写的菜单。

“鱼丸汤啊?前几天你王大爷不是还念叨着说天气冷,想喝汤,你这就上了。”

她说完就拿出来手机到那个群里发语音,“小徐上新菜了,鱼丸汤,你们谁喝赶早,我瞧着写的可就六十个小丸子。”

王大爷这会刚刚送孙女去了幼儿园,看到群里发得消息,蹬自行车都跑的快了不少。

徐小溪这就听见程大娘在群里给自己宣传,估计是肯定不够卖,她都没敢说。

“行,咱们还是一份四个,总共十五份。”

“徐老板,我们家两份。”何姐赶紧提醒,这可真是住得近的好处。

张大山反应最快了,“徐老板,我也一份,泡菜米粉一份。”他还是离不开四川泡菜。

程大娘也给自己家点上。

徐小溪到后厨忙了起来。

鱼丸是劲道圆润,个个饱满,熬制的鱼头汤把碎掉的鱼头都捞出来,鱼汤滚开,鱼丸一个个的下锅,里面就放了盐,最后出锅倒上两滴小磨香油,汤暖和和的。

王大爷到的时候,程大娘一碗鱼丸汤见底,“鲜,真鲜,一点腥味都没,我才知道真正的鱼丸是啥样的,那我从前吃的都是啥啊。”

王大爷进来的时候徐小溪刚刚给人在打包。

“还有吗?鱼丸汤?”

徐小溪点头,“最后两份。”就刚刚程大娘在群里说完,店里距离近的都来买了。

王大爷松了一口气,他上次吃还是夏天的时候,那会小徐的店里开门没多久。

“我要完了。”

张大山更是感慨,他其实吃过那种说做的特别正宗的鱼丸汤,也是去探店的时候吃的,怎么说呢,没这个新鲜,不知道是鱼的新鲜度的原因还是什么别的,也没这个有弹性。

“徐老板,这个鱼丸,我还想烤着吃。”

他都很难想像烤着吃多放辣,有多香,吃着口感到底多好。

徐小溪这会在厨房里也听见了,但没说话。

王大爷坐下来歇会,年纪大,骑着过来可费劲了,听到这话才注意到那个小伙子还没走呢。

“你咋还没走?”

张大山本来是打算走的,但这不是又喝上鱼丸汤了吗?

“过几天我就走了,一想到离开这里就吃不好睡不好,我就难受。”

王大爷理解他,在吃这件事情上大家心理都是一样的。

徐小溪把王大爷的两份给端出来。

“烤着吃也可以的,但我现在可能没时间。”徐小溪耐心解释了一下。

张大山都知道,他就是想想。

小余老师在开会,悄悄玩手机看到程大娘说的,鱼丸汤,她也想喝,但没时间,到底学校的给班主任开早会这个事情什么时候能取消。

徐小溪这边店里忙到十点多,手机同时收到两条微信。

岳老师:喜事,徐池真的很厉害,第一次参加省里的这种竞赛就拿了第二名,校长今天准备给徐池发奖牌跟奖金。

贺先生:我父亲去世了,临走前让我告诉你,他很感谢你。

徐小溪轻声叹了一声气,看着贺先生的微信聊天框,打了一些字又删掉,最后就只有两个字。

“节哀。”

外面的一阵秋风吹过,落叶被吹起又落地。

徐小溪刚准备把手机放下,铃声想起来,备注是岳老师。

“喂,岳老师。”

岳老师都有些激动,这次比赛真是爆冷,她的同学在省里教学的还过来问是谁的学生呢。

“徐池小姨,你看到了吗?我给你发的消息,我们徐池真的是很厉害,我以为他平时数学就是好,没想到在竞赛方面也有这么高的天赋。”

徐小溪能听出来她有多激动,自己心里也很高兴,靠在桌子旁边站着。

“我也是没想到,他能这么厉害,全靠他自己平时的努力。”

她自己没帮上什么。

岳老师这边主任过来找她,匆匆说了几句也就挂了。

徐小溪看到岳老师又发过来一张成绩截图,上面是徐池的姓名跟分数,抿嘴笑了起来。

韩大爷是最后才来的,他没赶上鱼丸汤,只要坐下来要一碗又劲道又香的牛肉面。

“小徐老板笑啥呢?”

“我们徐池去市里参加竞赛,得了第二名,好多人去呢,徐池还是第一次参加,老师都说很厉害。”徐小溪说起来徐池是一点不觉得夸张。

韩大爷听着也挺惊讶的。

“是吗?恭喜啊,小徐老板,你的这俩孩子都不白养,真不错。”

徐小溪是觉得只要三观正就都是好孩子,学习好不是必要条件。

忙到十一点,岳老师把这个好消息发到了六一小学的六年级一班的群里。

六年级总共三个班,徐池是一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