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 2)

她看了一下备注, 徐刚大爷,皱着眉头想想才连忙接了, 这是原主把地租出去的徐家村的大爷。

徐家村全部人都姓徐, 徐小溪这一脉跟徐刚大爷他们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同村而已,徐刚大爷比原主父亲年纪要大, 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在徐家村租了很多地,夏天会种西瓜, 冬天盖大棚卖蔬菜,有时候还会种葡萄草莓啥的, 主要是看市场的变化, 什么贵能卖上价格就种什么,比单纯的种小麦玉米卖的钱多。

“小溪啊, 吃过没?”

“刚大爷,吃过了。”

村里这会正在吃晚饭, 徐刚地里也是今天刚刚收完, 再种就是冬小麦, 但需要徐小溪回来量地边子, 基本上每年都要的, 因为地里的庄稼收了,要犁地,地边子容易模糊,因为每家每户的地都是按照人头来分的,各家算好各家的,别吃亏也别上当。

徐刚端着一碗汤在院子里坐在凳子上边转着碗边喝着,边跟徐小溪说话。

“我听你二叔说,你今年从帝都回来了,这你家的地现在都是你的,往年你不在家可以不用来,但今年得过来一趟,量完我把这季的三百块钱给你。”

“行,刚大爷,周几啊?”

徐刚大爷也是跟挨着地边的邻居都是要说好的,大家都在也好一起量。

“下周六,你看你有时间没?还有现在租地的价格都是涨了一百的,虽然你不懂,但大爷不能骗你,从下一年开始我每半年多给你一百。”

徐小溪刚想说呢,“刚大爷,不用,我不要钱了,每年您给我粮食就行,我带着俩孩子在城里买面吃不如吃咱们自己地里的。”

徐刚大爷听着徐小溪这么说也都同意,其实都一样的,不过确实是自家地里长出来的粮食更好吃啊。

“行,那你周六上午回来一趟,直接来地里就成,量完地边,我让你大娘做顿饭,你到时候搁家里吃顿饭,好些年没回来,也好好尝尝咱们家里的饭菜。”他格外嘱咐一句,听媳妇说徐小溪跟她徐老二断绝关系了,满村都传遍了,要他说这挺好的,就徐老二那个人,心眼子多的跟莲藕一样。

徐小溪听出来他的意思了,毕竟都知道自己回去只能回徐二叔那边,也没别的地方。

“行,周六我上午回去。”

徐刚大爷挂了电话继续喝自己的粥,秋天了还有蚊子,主要是院子里地坪上都是前几天收的玉米,今天晚上要熬夜剥出来的。

“桂兰,你给我拿一盘蚊香放这边点着,我看这蚊子也太多了。”他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啪的一下打在自己的小腿上。

赵桂兰是徐刚的媳妇,他们两口子在徐家村的名声都很好,为人诚实,踏实能干。

“知道了,你等我吃完饭行不行?”赵桂兰拿着一个馒头出来,里面夹的是酱豆,干一天活很累,饭都是孙女放学在家里给做的,儿子儿媳妇都在外面打工,家里也就他们三个人。

赵桂兰站在一旁,院子里的灯特别亮,主要也是为了方便干活。

“我听见你刚刚给小溪打电话了?”

徐刚大爷嗯了声,“周六回来量一下地边,她跟我说以后不要钱了,就换成小麦,我想着也是为了省钱,她一个人这么多年带着俩孩子,肯定过的不容易,这么在城里吃住,买啥不得要钱啊,现在啥都贵。”

赵桂兰站在旁边听完也是叹气,谁家锅底都全是灰,都不容易,但他们还好过一些,起码还有家人在相互扶持。

“也是可怜,要不没出事,徐家村就没人比他们家过的强,虽然没儿子,但俩闺女都争气,都能考上大学,还孝顺,比儿子好,不过那个徐老二也不是人,我看早晚遭雷劈。”

徐刚大爷听见她说这话,回头瞪她一眼,“别这么大声,小点声说。”村里的院墙又不膈音。

赵桂兰可不怕,她的性格就这样,看不顺眼的谁在这里都能呛上两句。

“唉,还不是孩子可怜。”

徐家老大大人很踏实又能干,真是好人不长命啊。

徐小溪打完电话锁上店里的门骑着电动车回家,在门口看到了一兜子菜,里面有番茄,黄瓜,还有好多豆角,茄子,她看了一圈,先去敲了赵奶奶家的门。

“奶奶,在家不?”

赵奶奶跟汪爷爷边看新闻联播边吃饭呢。

“在呢。”赵奶奶放下筷子应了一声过来开门,“咋了,小溪?”

徐小溪指了指自己门口的一袋子菜。

赵奶奶了然的哦了一下,“是王健送来的,说今天回乡下看爸妈了,在院子里摘的,不值啥钱,他们也不做饭,看家里以为没人,我就让他放门口了。”

徐小溪哦了一下,抿嘴笑笑,“家里可不缺菜吃,不是您给就是别人给的,都没买过了。”

赵奶奶对这栋楼的相处了几十年的邻居都是很认可的,知根知底的,听见这话可自信。

“那是。”

两个人站着说了一会话,徐小溪才拿出来钥匙转身回家,把兜里的菜也一起提了进去。

徐淮跟徐池在家里一个写作业,一个看书,看到徐小溪回来,都叫了人。

徐小溪把门关上,先换鞋,然后又去换了睡衣,把头发随便绑了一个低马尾,把袋子里蔬菜都拿出来,放到保鲜层里,明个店里就要开门,不能在家里给他们做好吃的。

“你们俩明天早上就在家里睡觉,醒了要是想去店里吃饭,就来店里,知道没?”

徐淮抬起头。

“小姨,我卷子今天赶的差不多,我明天跟你一起起来,到店里给你帮忙,让徐池在家里睡吧,他年纪小,还要长身体。”

徐池干脆直接的摇头,“我也要去店里帮忙。”

徐小溪把圆茄子拿出来,是青色的,茄子的种类可多了,在形状跟颜色上就能看出来,常见的就是长的跟圆的,青色跟紫色的,自己家里都能种,茄子还能生吃,直接从地里摘下的茄子洗干净大口咬着吃,又甜又新鲜。

“你们俩都不用早起来,要是想帮忙,就睡好之后过去给我干活。”

徐淮是觉得自己起来的早都习惯了。

“小姨,我真没关系,上学的时候我也是起来这么早的。”他不想让小姨那么辛苦。

徐小溪知道他的意思,“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吃饭睡觉学习,安稳长大,什么都别考虑,也不用你帮忙。”

徐淮沉默了一会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抬头看着小姨忙碌的背影,想起来去年这个时候,也是国庆节,小姨给他转了新的生活费,他到小学生活老师那里把徐池带出来,两个人去炸鸡店里,各自点了一份汉堡套餐,他那会坐在门口,转头在擦的透亮的门上看见自己那张不会笑的脸僵住了一会,跟弟弟也没话说,又把他送了回去。

徐池当时很安静,记得汉堡也没吃完。

两个人像是孤魂野鬼一样飘在大街上,他每次打架老师找家长的时候,他都在提醒小姨千万别别忘记他们,也别不要他们,除了她,这世界上也没别人了。

后来一个平常的午后,语文老师在上课,解读文言文,班里很多同学都有昏昏欲睡,他听到语文老师解读《陈情表》里的“臣无祖母,无一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像是被当头一棒,感受滋味万千,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徐小溪晚饭准备给他们烧茄子吃,把茄子先切成块,然后再裹上面粉,下油锅里炸,然后再调一个糖醋汁来做酸甜口的烧茄子,软糯酸甜,开胃又好吃,外面炸的酥酥的,看他们都喜欢喝中午的玉米面羹,炒一个青椒鸡蛋。

“你们俩要吃包子吗?”

“我要吃一个。”徐淮举手。

“小姨,我也要一个。”徐池也要吃。

几个人下午一起出去玩了一圈,是早就饿了。

不到八点,晚饭就做好了。

徐淮的一张英语卷子也都写完了,收拾干净他跟徐池的各自的书桌。

小饭桌上的盘子里放着两个大包子,两盘子菜,三碗玉米羹,还有一碟香辣牛肉酱。

“赶紧吃,吃完了就洗漱好,去睡觉,现在都八点了。”徐小溪把筷子顺手递给他们。“对了,电脑到了,我出门的时候放在桌子上,你们看到了吗?”

徐淮拿起来包子先咬了一大口,“看了,我都带着徐池听了一场英语演讲了,中招会考听力,我还是想多练练。”学校里的话也就只有每次上英语课的时候听著录音机里的,他初中两年也没好好研究过,这方面是他掉分最多的部分,要快点补回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