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育才改组117(1 / 2)

过了两天,孙旺那边也把农用机关人的测试数据发回来了,报告很长,但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一台机关人的材料成本约为八千圆,再加上耿二峰为超级电容“开光”的手工费和陆展博的技术提成,综合采购成本为一万圆。

随着育才的商业板块组建增加,杨方不得不召唤商业人才为他管理这一部分的事业。随着育才的收支不断膨胀,原始的办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所以该有的商业运营模式必须引入,不然的话很多人的利益都会受损。

就拿展博的千万奖金来说,随便换一种合法的操作就能省下百万级的资金。个人所得和股份分红之间的稅率能差出百分之二十。几千块的收入区别不大,但几千万呢?几个亿呢?个体单位在巨额资金流动当中非常吃亏,这就是为啥各种公司大行其道的原因。

杨方一个开学校的人哪懂得那些弯弯绕绕?专业的事还是要教给专业的人来做!

最近一段时间,杨方除了要训练球技之外还要带领育才学校进行商业重组。以原有的育才学校为核心,其他事业部为骨架建立了育才集团。

杨方任集团董事长及育才教育事业部的负责人,其他商业上的项目则在被整合好之后交给商务事业部的人负责管理。

以后学校是学校,公司是公司,各有各的账目,各有各的发展,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里里外外一本账。

杨方作为育才集团的董事长,拥有育才集团的全部股份,整个集团除了他以外都是打工仔,但杰出人才可以享有分公司的分红。

比如耿二峰和陆展博的额外收入(给超级电容开光、机关人程序授权)就来自于育才科技公司的分红。这样获得收入的好处就是稅低,比起个稅对半砍的比例,分红稅能节省一般还多。

育才集团化以后公私账务分明,也能为所有职工带来更多的隐性收益,是一件让大家都有好处的大好事。

对于杨方个人来说,他对外的称呼将从杨校长升级为杨董事长或者杨老板。集团老总的称号肯定比一校之长要值钱,更能让人高看一眼。

育才集团化的事情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的工资待遇并无一丁点变化,大家并不关心给他们开工资的是育才学校还是育才集团。

相反,受到育才集团化影响最大的反倒是育才的学生。比如找学校借了五十萬创业的周长安同学就要重新签署一份投资协议--以前是育才学校给他掏钱创业,从今以后对对他负责的分公司则是育才投资创业有限公司。

这里边的说法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公司法。

走上了正规划的育才集团可谓潜力无限,在商务事业部的精英们看来,杨方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暴殄天物的老板。育才里实在是有太多被蒙了尘的明珠,很多东西只要稍微开发一下就能获取巨额的利益。

就拿荣耀这款游戏来说,要是让商务事业部来运营的话能孵化出一个互联网巨头公司。杨校长是怎么敢把这玩意换钱的啊?每年二十亿?做慈善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