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校长的演讲54(1 / 2)

如果说育才的高中部走得是职业化和精英化路线的话,育才的小学走得则是快乐教育路线。

当然,育才的快乐教育和大洋彼岸的米帝的快乐教育有着截然的不同。杨方给小学部提出的理念是“短时但高效”。

短时指的是育才每天只给老师们半天时间教文化课,其余时间都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品质以及意志之上。

育才小学部的课表特别有意思:周一周三上午学数、语、外,周二周四上午学思品、科学,周五上午学音、体、美以及信息技术。

至于下午干嘛?那可就好玩喽!

育才小学部的下午的课程被统称为“拓展课”,而拓展课又分为户内和户外。

户内拓展课为阅读课外书籍,观赏有益电影,欣赏各种艺术,自己动手写书法...课程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眼界和见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小就培养出阅读鉴赏的能力对于终身成长都是有益的。

为什么很多农村孩子一上初中就和城里的同龄孩子拉开了巨大的差距?是差在智商上吗?不是的!是差在眼界上,是差在了知识底蕴上,是差在了学习习惯上。所以杨方格外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也是他经过多方论证之后拿出的实验性方案。

相较于室内拓展,孩子们更喜欢户外拓展的课程。户外拓展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参观博物馆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走进田野体验农业生产,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去其他学校当交换生,体验各行各业的辛苦,充满趣味的手工制作......

反正只要以育才的能力能组织的活动都在户外拓展的范围之内。而且随着育才学校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育才学校的户外拓展课程会变得越来越多。

杨方的培养方式说白了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古人老早就把教育理论阐述的明明白白,就看后人能不能学以致用了。

反正育才学校上上下下都由杨方一人说了算,所有决策不经过杨方不拍板都无法执行。虽然整个台河地区从来没出现过这么离谱的办学方式,但杨方就是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但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理解杨方的苦心,很多家长对于育才小学部这种离经叛道的教学方式颇有微词。他们觉得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你们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有啥用啊?

只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面对家长们的质疑的时候,杨方肯定要试图通过说服的方式获取他们的理解,虽然这很难但却有必要。

所以杨方在开学的第一个礼拜六上午召开了小学部的家长会。

全校一百个小学生的家长全部出席,一百多人(有些孩子的父母都来了)齐聚小礼堂就是为了等着杨方给一个说法,如果杨方的说法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他们肯定带着孩子退学退费。

“大家好!我是育才的校长,我叫杨方...想必大家都认识我,因为在座的各位有很多都是我亲自上门跑的招生。”杨方打了个哈哈说道。

随着几声轻笑,小礼堂里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弭不少,但依然有很多家长的脸上挂着不忿之色。

杨方依然维持着风轻云淡地态度:“我知道大家的心中无法认同育才学校的教育理念,但新生的事物总是在各种质疑声中发展起来的。一位伟大的老人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我同样要讲,不管是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还是把孩子放出去,只要能让孩子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只要能让他们学有所成就是好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这个道理?”

台下有些家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大家的初心都是让孩子好,没谁专门为了坑人才生的孩子,杨方这句话算是说在了所有家长的心坎上。

为了打消家长们心中的疑虑,杨方准备上点猛料:“大家能放心地把孩子送来育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育才在今年中考里获得的优异成绩吧?”

很多家长附和着点头--毕竟全市第一是育才培养出来的,全市前一百育才占了八个,之所以只占八个是因为育才只有八个学生。

这种奇迹一般的成绩怎能不让家长们心动呢?

“但是大家知道吗?在一年前,我没有担任育才校长之前,育才仅有的八个学生的成绩是多少吗?”杨方卖了个关子问道。

家长们已经进入了杨方的节奏,迷茫的摇了摇头。

“那时候的育才学生别说在全市,哪怕在县里都排不上名次。这次的中考状元齐垚同学在八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仅为全县第397...”杨方胡诌道。

实际上,齐垚的成绩一直挺好的。虽然育才不参加公立学校的排名,但他的成绩折合起来绝对能在全市排在前一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