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商榷望云院94(1 / 2)

此时的张九龄有些呆呆的,不知道如何应答。

要说没有担心其余属官对自己的能力抱有怀疑是不可能。

但司马作为邵王府的文属官的二把手,地位仅在四品上的长吏之下,属于从四品下的官职。

在很多时候,自家殿下、王妃、长吏都不在王府或者说不方便出面的时候,必然是由他前去处理的。

最主要的是他今年才二十三,这一步跨过多少人数十年的奋斗。

要说张九龄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再者就是这名官职属于李重润的属官,言行举止都代表邵王府。

他现在的神情像极了后世初次踏入社会,第一次面试之人都有的局促与紧张。

张九龄压低了声音:“九龄只是担心日后处理起邵王府之事时,恐有疏漏,给殿下与王妃添麻烦。”

李重润虚扶了他一把,含笑道:“诸葛长吏是名很好交流的人,况且你我年岁相当。”

他转头看向叶静能:“听叶先生说,你的学识在国子监重监生中乃是佼佼者,又言你是正大厦者柱石之力。”

叶静能知晓李重润这是打算让自己帮腔,好让自己的弟子欣然接受邀约。

不过听到李重润对自己教了半载的弟子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如果不是外人在场,他很想对徐有功说一句:老夫还是慧眼识人的,如若不信,可问你孙女婿。

想到此处,他抚须放声呵呵笑道:“自然!还望殿下好好磨砺这顽石!”

老师向殿下举荐过我?殿下还同意了?何时的事情?昨日开始我一直没离开过老师身边,没听说过这件事啊!张九龄思绪纷成,一时间忘了回话。

发现身旁的弟子一直没有反应,叶静能曲指轻轻敲了一下张九龄的额角:“榆木脑袋,你这是过于高兴了,还不谢过邵王殿下!”

张九龄连忙深深一礼:“谢殿下。”

“你我有过过命的交情,何须言谢。”

张九龄通过两天的观察,深知李重润不是拘礼的人,随之站直身。

细细看去,他此时脸上带着喜意,但眼眸也有凝重的目光流动。

李重润见状,从怀中将自己标释的那本经义典籍取出来,递给叶静能。

徐雅萱则是坐回床沿,也取出自己标释的那本经义典籍,亲自为自家阿翁翻看并讲述其优点。

当然,李重润则是带着叶静能、张九龄坐到一旁的圆凳上。

由李重润作为引导,为他们讲解以及运用。

虽然给这三人讲解没花多长时间,但接近尾声的时候,外边的阳光已经不能透过纸糊的窗户投入卧房内。

在彻底讲完的时候,卧房内已经点燃了蜡烛。

“殿下,如若将这些符号推行出去,我朝读书之人便无需在断句上浪费时间,读书识句的难度也将大大降低,臣替天下学子谢过殿下。”

已然反应过来的叶静能带着张九龄重重向李重润行了一礼。

如果不是徐雅萱将徐有功拦着,徐有功也有下床行礼的冲动。

取用后世知识的李重润连忙将二人扶起:“坐、坐,这份功劳说起来还有一些市井小民的功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