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君归(二)71(1 / 2)

李重润说完便策马往往城门口而去。

张宏瑜带着两名士卒策马跟上。

“喂,邵王殿下,你这样硬闯搞不好会死人的。”阿史那咄悉匍对身后的李重润喊道。

“本王没那么多时间考虑,如果城头放箭雨,那也是你先死。”

阿史那咄悉匍嘴上不吃亏的说道:“某死了,对你可没好处,只有坏处。”

“怎么,你愿意为本王正名?”李重润顺势问了一句。

阿史那咄悉匍的语气带着商量的意味:“那就看邵王殿下许什么好处给本王,如果足够,也不是不可以。”

张宏瑜与两名士卒听到二人的对话。

忍不住向他们看去。

便看见李重润将手中的刀架在了阿史那咄悉匍的脖子上。

耳畔边伴随着风声传来李重润冰冷的声音:“你的命,现在掌握在本王手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

安喜门城门正上方的钟楼前。

一名值守的守兵远远看见策马而来的五道身影。

既有官吏,也有甲士,还有一名穿着亚麻色布衣的人,还挟持着一名看上去被捆成粽子的人,深感奇怪,转头跑向钟楼通知里边的值守将领石贺安。

听到回禀的石贺安从钟楼匆匆跑了出来,便看见那一行人已经到了想要进城的百姓后方,正拉着缰绳让马停下来,不至于撞到想要进城的百姓。

他看清了三百多米开外的奇怪五人组,对穿着浅绿色县令官袍的张宏瑜喊道:“你们是什么人,是哪个县的县令。”

随着他的高喊。

下方嘈杂、抱怨着不开城门普通百姓听到后方有县官,好奇心使他们停下抱怨,转身回头望去,有的甚至在想能不能跟着官老爷进城。

这般想着便让出一条道。

李重润见状,驱马缓步上前。

张宏瑜等人也跟上。

一行人在三四十米开外停下,中气十足,饱含威严的对上方将领喝道:“本王乃大周李氏,邵王,李重润,

本王手上的人叫阿史那咄悉匍,突厥可汗的弟弟,前来大唐刺探军情的细作头领,现已将其抓捕归案。”

“王屋县县令,张宏瑜,可以作证。”张宏瑜也跟着报上自己官职。

石贺安猛得一惊,伸长了脖子整个身体往下压,眼睛似要凸出,想要将城门下的人看得更清晰些,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的声音颤抖中带着些许害怕:“快...快...快去通知大将军。”

一时间他不知道如何应付,又不敢放箭射杀,毕竟李重润不是在逃。

而这些百姓此时都伸长了脖子打量李重润等人。

~~

应天门前天津桥。

一支衙役敲着铜锣开路,将聚集在一起的百姓分开,使中间拥有一条能过人通道。

不过,每当萧至忠带着卢豹前进一段距离,这条短暂形成的通道便再次消失。

在高空望去,萧至忠面向皇城方向的左手边,司刑寺方向的街道上还有一支羽林卫队伍押解着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里的人有穿着士子服的国子监监生,也有穿着囚服的二三百人。

将镜头拉近,领头的将领是右羽林将军方永明。

士子人群则是叶静能、张九龄。

此时的叶静能正望向应天门,寻找徐有功的身影。

囚犯则是钟子虎、诸葛敬等人。

武延基也在其中。

他痛哭高喊着:“陛下,我没有谋反…真的没有…我不想死啊!”

其中还有被卸了甲的陆志、徐宁等人。

他们都已经从方永明口中知道,徐有功包庇李重润的事情败露,自己等人皆已经被下旨,同罪论处,执行绞杀。

因为距离不是很远,聚拢的人群看见这支队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