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敕封李重茂为皇太孙66(2 / 2)

他下意识的认为责罚自己的旨意又来了。

自从他第一次被废皇帝位,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相继起兵,打着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开始。

他便在房陵忐忑度日,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一度惶恐异常想要自杀。

随着高力士捧着圣旨前来。

李显带着李重茂匍匐于地。

但高力士没有第一时间宣读。

而是在等太子妃的到来。

少倾。

在通传宫女出知晓有旨意到东宫的太子妃韦香儿微眯着眼睛,神色凝重的来到凉亭,并且跪在李显身边。

随即高力士将封李重茂为皇太孙的圣旨宣读完毕。

李显已经不知道作何反应。

还是韦香儿低着头高举双手:“臣妾谢母后隆恩。”

高力士看了一眼李显,眼眸深沉透露着复杂的神色,将圣旨交到韦香儿手上后便行礼告辞离开。

韦香儿在领到旨意后,起身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然后打算去甘露殿谢恩。

她斜看了跪坐在地面上李显一眼,没有理会一旁陪同父亲跪着,也没有起身的李重茂,对李显说道:“走吧,该去谢恩了。”

这时李显踉跄起身,李重茂快速跳起,伸手去扶住他。

李重茂的动作虽然没什么用,却让李显心头一暖。

李显颤颤巍巍的说道:“孤…孤…孤等朝臣…”

韦香儿没有再理会他,先行一步。

出了门她便乘坐轿辇往甘露殿而去。

在皇城里的过道走了一会儿后,轿辇停了下来。

韦香儿掀开帘子,便看见上官婉儿站在过道中。

上官婉儿见状也省下支开李显的力气。

~~

应天门前。

因为徐雅萱带着一群人到来,所有的审讯已然停止。

生怕出乱子的李多祚亲自带领一支三千人羽林卫将百姓阻隔在审讯场二十米开外。

并且有武三思的两千金吾卫从旁协助。

自然,还有一千金吾卫在司刑寺那边。

而这里也就五六百百姓,其余的被拦在端门天津桥外。

不过会有人将审讯过程通传给端门外的百姓。

李多祚如门神般站立在中间。

待他维持好秩序,才通知袁恕几等人可以重新审问。

就在这个时候,宫门处一名穿着红衣官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来。

很快,狄光嗣来到袁恕几、张柬之等人跟前。

他先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徐有功。

然后才对张柬之、韦安石道:“陛下有命,命张公、韦公……”

他又将在场旁听的夏官(兵部)、地官(户部)、天官(吏部)、水部(工部)的高官名字喊了一遍。

说道:“陛下命诸公前去甘露殿商议皇太孙重茂册立及开府之事。”

兼任春官(礼部)尚书的武三思与秋官(刑部)尚书裴谈不在此列。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武三思在内都是一愣。

相互左右转动身体与同僚交谈着为何武则天如此突然就册立北海王李重茂为皇太孙。

不过每人的心情确实不同。

以张柬之、韦安石为首的保太子党脸色是难以掩饰的喜色。

高兴之余,张柬之看向徐有功,思绪很是复杂,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内心告诉他眼前这名从微末小官开始便铁骨铮铮的,一生只求问心无愧的徐有功的话语有着极大的可信度。

而李重茂册立为皇太孙一事则关乎太子之位的稳固。

韦安石亦是如此。

最后,在其余同僚的催促下。

韦安石在张柬之耳边低声道:“先前商议皇太孙之事吧!有功他…肯低个头便无事了。”

徐有功却是知道武则天是在稳住支持太子的人,让他们无法分心帮李重润说话。

随着他们的离开。

其余各部的人也纷纷离场。

当然,作为主审的三人与没有接收到通知的武三思依旧在场。

只不过武三思的脸色阴沉。

而杨再思看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心想着要是自己前些日子没让李重润逃掉,必然已是重新位列他们之中。

而不是一介白身,跪在回话。

当然,这对于徐雅宣身后的学子与百姓是一脸懵的。

徐雅宣看着朝廷诸公离去的背影,脸上的忧愁浓了几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