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民意为基石65(2 / 2)

这些学子深思熟虑后,还怀疑起张昌仪是不是就是李重润杀的,不过没有证据他们也就没有下定论,毕竟朝廷从昨日到现在对这件事都没个说法。

但还是觉得李重润勾结张氏兄弟实在过于荒谬。

“粉身碎骨浑不怕……”前来参明年春闱的姚仲豫低喃着。

他感受到了李重润那种处于逆境中依旧挺身而出,势要将突厥图谋破坏殆尽并且自证清白的浩然之气。

旋即他高呼道:“我等信邵王殿下实为追缉突厥细作,不曾谋反,愿援徐公与叶祭酒为邵王殿下作保。”

“对,算在下一个…”

“大丈夫生于世,当效仿邵王,痛击突厥,破其图谋…”

姚仲豫一边呼喊着,带着一行学子下了楼便加入徐雅宣的队伍。

有了这些学子人的加入,他们又能简洁的将事情告诉好奇询问的人。

徐雅萱身后的队伍原本只有一百来人,从南市行到劝善坊后便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跟着。

浩荡的声势惊动了端门的羽林卫。

在知晓领头之人是徐雅萱,带领这些人去应天门前为自家阿翁佐证之后,小统领也不敢拦,飞快的派人去通知了大将军李多祚。

~~

应天门前。

气氛一度陷入了僵持之中。

徐有功哪怕又挨了二十杖,依旧坚持己见,推翻自己初次上呈的查案结果,力保李重润是受人陷害。

袁恕几、恒彦范、裴谈即便知晓昨日有一名年轻男子追逐两名假冒唐军的士卒出城也无用。

毕竟杨再思告的是徐有功包庇顶着谋反之罪的李重润。

只要李重润没有证明自身清白,二人便只能各凭本事,为自己辩驳。

反观徐有功一旦认下,便可以以同罪论处。

就在裴谈想让袁恕几亲自去司刑寺传李承训了解张昌仪之死的时候。

浩大的声势从天街传来,黑压压的一群人走上连接皇宫端门与天街的天津桥。

他们放眼望去,为首的是一名穿着淡蓝常裙,容貌秀丽,清雅脱俗的年轻女子。

听到动静的徐有功双手抓住凳板,扭头望去。

好一阵才看清为首的女子,然后又听清这群人喊口号是:

“邵王殿下乃是出城追缉突厥细作,绝非谋逆之人,徐公与叶祭酒明察秋毫,只想查明真相,绝非包庇有罪之人,我等亦愿为佐证。”

肃穆的神情竟再也维持不住,原本锐利、不屈的眼神也消失不见,视线开始变得有些朦胧,下颚的胡须也跟着发颤。

袁恕几、恒彦范、裴谈以及在一旁的张柬之,韦安石等人都震惊的张开了嘴巴,不由的从坐骑站起,目不转睛的望向徐雅萱带来的人。

武三思握紧了拳头,心中百般不解。

杨再思已经是双手扶地,才能勉强撑住自己的身体,不至于瘫倒,心中不断哀喊:完了,完了,如果李重润真的如他们所说是出城追缉突厥人,老夫恐怕要被这群人的唾液淹死。

而一旁维持秩序的禁军早已愣在原地,不知自己该作何反应。

有的甚至在想要是自己现在冲上去制止,会不会被推倒然后被人群踩踏而死。

不过还是有胆子上去询问徐雅萱名字然后去汇报的。

宫城城墙上的一名高大威武的将军对广场前的人群只是皱了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对于这样的场面,久经沙城,时常看见的李多祚对身旁的值守的亲随吩咐了一句:“前去将这里的事情禀报给陛下。”

PS:求追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