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京中剧变(五)54(2 / 2)

他从自己亲卫口中已经得知了儿子李承训目前在司刑寺。

而逸仙园的宴会则是李重润要求李承训办的。

然后李重润今天又多勾结了张昌宗、张易之等人的罪名,这一点他是怎么都想不通的。

理由便是平日里李重润与张昌宗等人的关系并不好

而李重润又没有与他说过自己查寻的方向便是奔着张昌宗等人去的。

对梁王在做什么,李多祚是清楚的。

虽然是李重润属臣都在司刑寺才包围司刑寺,但他的儿子也在司刑寺。

而武则天则对李承训只字未提,心思显而易见,那就是将李承训交到梁王手里。

他清楚,现在洛阳城已经乱做一团,自己则是领着羽林卫拱卫皇城。

李承训是作为钳制他留在武则天手里。

~~

皇城门应天门前。

头顶蝉翼官帽,身穿紫色袍衫官服,束金玉带,十三銙的徐有功独自一人,跨过石拱桥,来到坐南背北的巍峨宫门前。

时而从他身旁路过的官员无不恭敬行礼,生怕惹怒了这位圣眷正浓的司刑寺卿,然后被请去司刑寺“喝茶”。

他先是微微转身往西望去,天边挂着一片橘红的晚霞,太阳也不再像正午那般耀眼到不可直视。

抬起头往北方望去,试图从脑海里的地图寻找到李重润的方向。

只是相王李旦都还未曾回洛阳城,他只知道李重润是一路往北追赶,具体方向并不清楚。

当然,司刑寺那边他已经安排好,叶静能早已带着张九龄等一众学子来到司刑寺,并且将邵王府所在的牢房团团围住。

有一点他明白,如果自己一直在司刑寺。

等到梁王武三思诛杀完张昌宗、张易之等人之后,领兵将司刑寺包围,他便不会再有行动的可能。

更何况现在武三思执行诛杀李重润党羽的命令已经在整个洛阳城传开。

在那之后,最好的情况是李重润带人回来,自证了清白,但属官已无一幸免,皆数被杀。。

即便梁王武三思因此受到责罚即便再重,也不会丢了性命。

当然,徐有功根据先前李重润告知他张昌宗等人是为了让梁王上位,才陷害他这名太子之子。

而现在武则天却让梁王领兵诛杀张易之等人,所以他得到的推断是梁王已经告诉武则天,武三思自己勾结张昌宗等人所谋之事。

从上面的清除行动徐有功便推算出武则天在保自己的侄儿武三思,又或者是在保武家。

徐有功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吐出后,撩起衣袍便跪了下去。

这一举动仅是刹那间便吸引了所有准备回家的官员的目光。

对此,徐有功不做理会。

抬手摘下官帽,摆到地面上,旋即高呼:“臣受陛下所托严查邵王之事,现已查明邵王并非潜逃,也不曾勾结突厥,

而今日,邵王追缉出城之人乃是突厥细作,只是臣苦无证据,先前才未曾上秉陛下,望陛下收回处死劭王府属官之命,给臣一些时间,臣定然查清邵王之事。”

在这个时候,徐有功依旧不敢提牢里的假徐源,因为提了,立马就会给对方攻讦的借口,被革职查办。

还有就是他知道武则天、武三思也没提是因为打算一并灭口,没必要多生枝节。

最主要的一点是他知道自己目前最大的护身符是武则天下的那道“严查于邵王李重润所有有关联的人”的皇命。

这一点不能失去。

此言一出,原来离得他有些近,想要上去慰问“徐公这是何意”的官员纷纷驻足不前。

脸上充满了俱意,恨不得今日不曾来到过应天门前。

PS:求追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