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李重润的猜测(一)36(1 / 2)

不亏是女帝,玩得一手好平衡,还能动摇一些立场不算太过坚定的臣子的心。

李重润心里感叹了一句。

嗯,不过相王的举动,他真的不担心骂名过盛,影响那些看不懂他是在‘藏锋’,而是认为他真的愚笨的王爷?

知晓相王李旦是在做什么,李重润将此事牢记心底后转而对徐雅萱问道:“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有什么反应。”

徐雅萱回想了一下,尽量将徐有功的原话告知李重润:“阿翁让臣女转达‘殿下,昨天贾少卿借着盘查有殿下有关之人这件事情上,查出了三十余名七品以下官员的过错并且罢免,

这一点臣猜测张昌宗、张易之是想以此混淆视听,摆脱陛下的怀疑,但臣有一点不解,梁王与在朝中奏请陛下与倭国建立邦交,

并且允许倭国进入我朝国子监学习,待遇与其余学子无异,并且可参与科举,但最高只赋予秀才身份’,这件事张昌宗极力推动。”

对于贾敬言交好张昌宗、张易之这一点,李重润是知道的,也没有去质疑徐有功的猜测,而是开始思考起后半的事情。

倭国,我记得历史上记载倭国在最近这几年确实有派遣使者拜访大唐,但好像使臣“朝臣真人”是在长安三年才到达大唐。

嗯,武三思是礼部尚书,他提出与倭国建立邦交是因为突厥扣边?有损国朝威仪,需要另一个国家来填补这个裂缝,

好让倭国的使臣对大周吹捧?保持大周的形象,讨好武则天?

李重润思绪飞转间,觉得有这个可能。

看着陷入思考的李重润,徐雅萱没有过多打扰。

过了好一阵,李重润一时之间还是想不明白,决定将此事先往后放一放。

转而看向徐雅萱问道:“徐宁那边有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徐雅萱先是沉默了一会,有些想问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好一阵才悠悠开口道:“阿翁让臣女问殿下,叶祭酒的品德高尚,为何安排徐宁去国子监闹腾。”

“这是没让徐宁去国子监闹?”李重润没有作答。

徐雅萱点了点头:“有,不过有一点出乎殿下的安排,阿翁问过叶祭酒话之后,叶祭酒没有选择离开司刑寺,反而留了下来,倒是学生都被叶祭酒要求全部放了回去,

嗯,除了认识殿下的那几个。”

李重润从记忆中得知,原主听叶静能授课并不用去国子监,但每次叶静能来给原主授课,都会带上三五个学生。

不过并没有他认识的历史名人。

李重润心中叹息了一声:原本我还放走叶静能,留下一众学子在司刑寺好吃好喝供着,时间久了,叶静能必然会上书参奏徐有功。

从而判断武则天还能放纵徐有功这般大刀阔斧审查的时间,再提前做出应对,但现在有些出乎预料啊。

叶静能在牢里怎么上书,嗯,也不是不可能,可以让徐有功转呈。

随即李重润觉得自己最后一个想法很违和,让徐有功转呈那里根据武则天的反应做出判断。

算了,事已至此,先不管这事了,这般想着,李重润对徐雅萱说自己的想法,同时算是回答了徐有功。

当然,隐去最后那一句。

待李重润说完,徐雅萱明白了过来,对李重润说了一句:“这么看来,如果叶祭酒让阿翁转呈奏折,也达不到殿下原本的想要的结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