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奇葩师徒(1 / 2)

明都魂导师学院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导师制,每一位入学的学生均会被安排一位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每位学生平时除了去上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以外,还需要接受导师的单独培养。这也是魂导师和魂师培养之间最大的差别。

魂导师的成长需要大量的实操和练习,每一位高阶魂导师的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的魂导器制作练习以及大量稀有金属的消耗,资源和背后势力的支持在魂导师的成长过程中被充分的放大,一般人很难独自负担得起稀有金属的消耗。尽管魂导师可以说是大陆上最挣钱的职业,每一件成品魂导器的价格都是不菲,但架不住魂导师的成长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实在过大。

而采用导师制的目的也是让增加学生的实操机会,导师的帮助和手把手教导下进行魂导器制作,比自己闭门造车显然强上不少。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学安排是上午安排公共课,下午则由学生自己安排,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下午去导师的实验室练习或者自己冥想修炼魂力。

吴铭完成测验之后就直接去上公共基础课了。今天上午的基础课是《魂导法阵基础》以及《稀有金属入门》,吴铭也是大开眼界,之前他的魂导师修炼大多是裴成材这个野路子的魂导师教导,尽管后来恶补了不少知识,但他也是第一次成体系、系统地学习魂导知识。常用的魂导法阵构筑方式、组合方式,魂导法阵为了适应不同金属材料性质而产生的变化,稀有金属的性质、对于不同魂导法阵的适应性等等,吴铭如同一颗海绵一般吸收着这些知识。

中午便是简简单单在食堂吃了一顿饭,唯一让吴铭有些失望的是食堂提供的饭菜少有那种可以补充气血的食材,提供的食材大多是那种补脑、利于精神力成长的。这倒也和大多数魂导师的成长曲线相同,毕竟魂导师制作、使用魂导器都需要充足的精神力作为后盾,至于气血等因素那是传统魂师才会考虑的事。吴铭最大的感觉就是吃不饱,对于本体武魂魂师来说,补充气血也是修炼的一环,简单来说,吃,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是修炼的一部分。吴铭也是暗暗记下,准备抽空申请让宗门那边给自己开个小灶,在学校食堂参照一般魂导师吃这点实在是吃不饱。

吴铭吃过饭之后也是在学校里面四处逛了逛,算是熟悉一下学校的地形。他准备过一会约莫着过了饭点再去找自己的导师——冯守文。

冯守文这个人是吴铭特意选择出来作为自己导师的,甚至也是本体宗推荐的几个候选人之一,不过两者的推荐理由却各不相同。本体宗是看中了冯守文的边缘化,毕竟吴铭说到底执行的是一次风险颇高的潜伏任务,能降低多少注意力是多少,冯守文一个被边缘化的学者,同时手下学生就一个,他往届的学生又是出了名的“混”到毕业,自然是个优秀的选择。而吴铭则是看重了冯守文的研究方向:人形魂导器。

此时的人形魂导器还被认为是天方夜谭,无他,光是让人形魂导器保持平衡,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就需要大量的魂导法阵驱动,更不用说让人形魂导器达到操作起来如臂使指的程度。同时,如何给人形魂导器供能更是一个问题,为了达到操作性需要大量魂导法阵,而这些魂导法阵显然需要大量的魂力及进行驱动,而显然仅仅依靠魂师是很难的,即使能够驱动,也无法长时间使用。因而,此时的人形魂导器还远远不是什么机密项目,反而是一个公认的天坑。

人形魂导器在后来演变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机甲,另一个就是斗铠。前者的技术依托于密封奶瓶,后者则是武魂与魂导器深度融合的成果。事实上,吴铭想从冯守文这里学习到的人形魂导器的知识主要是他想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斗铠的研发,并不是说他不想加快机甲的研发,毕竟作为转生者,要让吴铭选择的话,谁又能拒绝开高达的诱惑呢?

不过,机甲技术的真正成型有大半要归功于密封奶瓶的成功研发,在原本的命运线中,是由轩梓文穷极数十年的努力,在明德堂的支持下完成了这项工作。先不论吴铭是否有和轩梓文一样的魂导天赋足以支持他完成密封奶瓶的研究,吴铭根本耗不起数十年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事情。而且机甲这种产物从一开始与斗铠的目标群体就不同,机甲从一开始就是向着规模化、集团化的作战而去的,而斗铠走的则是专精化、单兵作战的典范。显然,斗铠更加适合吴铭的选择。

估摸着应该已经过了饭点,大概率不会第一面撞见老师就是老师在吃饭,吴铭打听了一下冯守文的实验室位置,就去实验室报道了。

吴铭敲了几下门,只听屋里传来一声“请进”,吴铭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只见实验室里面有着两台雕刻台摆在房间中央,明显是经常被人使用的,四周则堆着一堆没人用的雕刻台,上面积满了灰尘,显然这个实验室只有两台雕刻台经常被人使用。之前说话的人是个黑发短发学生,年纪看起来也不过十六七岁左右,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校服,相貌平平,倒是一双眉毛总是皱在一起,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此时这人正在一台雕刻台前拿着一本书,对着一块金属在那里敲敲打打。

吴铭脑海中浮现出种种信息,猜到他应该是冯守文手下唯一的一位学生,许明一,向他打起招呼:“师兄好,我是冯师的新学生,我叫马书铭,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返回